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燕丹詩》
全文:
燕丹怨秦政,亡歸思報仇。
鞠武言不用,納亡速禍尤。
田光薦荊卿,造門供具周。
玉盤姬手進,金丸池龜投。
既具督亢圖,亦函於期頭。
徐夫人匕首,藥淬利吳鉤。
荊卿顧有待,徘徊且遲留。
太子慮改悔,舞陽先遣不。
荊卿怒叱言,豎子安足謀。
遂發易水上,白日為凜秋。
入秦獻所奉,願得比列侯。
秦王乃大喜,九賓列旌斿。
舞陽早變色,荊卿神優優。
圖窮匕首見,持揕瞋雙眸。
袖絕環銅柱,笑罵甘死休。
尺八不足恃,七尺介利收。
衍水命難全,寧台為荒邱。
用人而復疑,僨事徒貽羞。
參考注釋
用人
僕人
女用人
僨事
敗事。《禮記·大學》:“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鄭玄 註:“僨,猶覆敗也。” 明 宋濂 《贈吳府伴讀陳生孟暘序》:“幸仕優而學,拾級而升,庶幾無曠官僨事之失也。” 清 李漁 《蜃中樓·獻壽》:“只因你鹵莽僨事,削去了地方,到如今悔也不悔?” 鄒韜奮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常語有所謂‘膽大心細’,膽大心細是可貴的,如果膽大心粗,那隻適足僨事,不但無可貴,而且是應該極力避免的。”
貽羞
使蒙受羞辱。 唐 呂溫 《代竇中丞與襄陽於相公書》:“致遠之效莫彰,貽羞之責斯及。” 明 朱鼎 《玉鏡台記·下鏡》:“竊恐有玷名門,貽羞淑女。” 魯迅 《準風月談·吃教》:“因 劉勰 自謂夢隨 孔子 ,乃始論文,而後來做了和尚,遂譏其‘貽羞往聖’。”
乾隆名句,燕丹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