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芾的《王若夫謂水晶蒲萄本出其家求詩》
全文:
君家蒲萄天下奇,奴視百果何其卑。
種成滿架日蕃衍,清似水晶甘若飴。
八月江南風日美,正是人家酒熟時。
盤中珍果有如此,誰數閩中生荔枝。
鄉人歆艷競分種,不過數年條已萎。
胡為君家植此樹,閱歲數十如新移。
我聞尤物天所靳,盛衰頗與人相隨。
君家令祖有賢行,一邑遠近人爭推。
少雖失身事刀筆,吏之操術皆恥為。
處心積慮人莫及,奉法循理古亦稀。
人與黃金目不視,身居暗室心不欺。
退處郊坰忍窮困,只教子孫為布衣。
天公無以表純懿,特以此果先見貽。
其孫努力效儒業,表表潁出非常兒。
未壯果能立門戶,直上蟾宮攀桂枝。
自余雖未登上第,亦已飛鳴到禮闈。
俱傳清白守家訓,端若此果光陸離。
今君既取以餉我,又復琢句形聲詩。
願君采折多醞釀,積千萬石為酒池。
客來自此酌不竭,永永百年供壽卮。
參考注釋
自余
猶其餘;以外;此外。《晉書·孝友傳序》:“自餘羣士,鹹標懿德。”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陰溝水》:“碑字所存惟此,自餘殆不可尋。” 宋 蘇軾 《與章子厚書》:“初到一見太守,自餘杜門不出。” 清 顧炎武 《贈潘節士檉章》詩:“謂惟 司馬遷 ,作書有條理。自餘數十家,充棟徒為爾。”
上第
(1).上等;第一。《後漢書·梁冀傳》:“其四方調發,歲時貢獻,皆先輸上第於 冀 。” 李賢 註:“上第,第一也。” 唐 李華 《贈禮部尚書清河孝公崔沔集序》:“關外諸侯,公為上第,由是分掌選署,仕進之族知勸焉。”
(2).考試成績中的第一等。《後漢書·獻帝紀》:“九月甲午,試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賜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罷之。”《新唐書·選舉志上》:“每問經十條,對策三道,皆通,為上第,吏部官之;經義通八,策通二,為中第,與出身;下第,罷歸。” 清 吳偉業 《送沉繹堂太史之官大梁》詩:“君也讀書致上第,傳家翰墨閒遊戲。”
及第。 唐 李復言 《續幽怪錄·張庾》:“明年春,﹝ 庾 ﹞進士上第焉。” 宋 劉攽 《次韻晁單州詩》之六:“愛子桂枝新上第,弄孫蘭茁始書名。”
飛鳴
(1).邊飛邊鳴。 晉 潘岳 《射雉賦》:“越壑凌岑,飛鳴薄廩。” 宋 蘇軾 《後赤壁賦》:“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 魯迅 《南腔北調集·上海的兒童》:“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2).比喻顯身揚名。語本《韓非子·喻老》:“﹝鳥﹞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五:“嗟我擯 南海 ,無由助飛鳴。” 宋 曾鞏 《雜詩》之一:“三季已千載,古道久荒榛,紛紛 東漢 士,飛鳴不當辰。”
禮闈
(1). 漢 代尚書省在 建禮門 內,又近禁闈,故稱之為禮闈。《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出入禮闈,朝夕舊館。” 李善 注引《十洲記》:“ 崇禮闈 ,即尚書上省門; 崇禮 東 建禮門 ,即尚書下舍門,然尚書省二門名禮,故曰‘禮闈’也。” 張銑 註:“禮闈,尚書省也。” 唐 王維 《工部楊尚書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銘》:“朝含香兮禮闈,夕青瑣兮黃扉。”
(2).指古代科舉考試之會試,因其為禮部主辦,故稱禮闈。 唐 杜甫 《哭長孫侍郎》詩:“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 唐 劉禹錫 《宣上人遠寄賀禮部王侍郎放榜後詩因而續和》:“禮闈新榜動 長安 ,九陌人人走馬看。”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禮闈》:“ 開元 七年考功員外郎 李昂 為舉人詆呵,帝以員外郎望輕,乃移貢舉於禮部,以侍郎主之,禮部選士自此始。見《新唐書·選舉志》。”
吳芾名句,王若夫謂水晶蒲萄本出其家求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