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回的《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全文: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何其妙哉善摹畫,束縛毫管備{肝乾換八}飾。
鶴眼鳳味鑿湍石,黟楮剡藤搗成足。
松煙魚胞和堅密,夸精鬥巧不遺力。
隸真行草最後出,萬乃不能及古一。
有良弓矢無良射,器利工拙繆繩尺。
風頹俗降嘆近日,四寶往往俱難得,尤艱得者墨一物。
燃爇膏脂磔桐實,非膠太燥則太溢。
高價玄圭詭蒼璧,其實不直瓦與礫。
羲獻不起歐褚畢,亦無李杜大詩伯。
顛倒吏牘冒儒籍,乳臭小兒僅甲乙。
苟且研磨暗竄易,奚李縱生懼稱屈。
壽昌葉老獨奇崛,陟孤涉澗負囊笈。
直笏圓丸動盈百,病風手蔗銅蟾滴。
瀲灩龍光浮五色,便覺硯中轟霹靂。
金錢亦不過求索。
但欲流名寄篇什。
噫嘻此一怪墨客,作書轉送三嘆息。
物有當黑不肯黑,事有當白不肯白。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弓矢
(1).弓箭。《易·繫辭下》:“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國語·周語上》:“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戈鋋開雪色,弓矢向秋毫。” 鄭觀應 《盛世危言·教養》:“鳥之飛者用弓矢以射之。”
(2).借指武藝。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音樂在數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
無良
(1).不善,不好。《書·泰誓下》:“ 受 克予,非朕 文 考有罪,惟予小子無良。”《舊唐書·宣宗紀》:“比有無良之人,於街市投匿名文書。” 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近二年來,一切無恥無良之事,幾乎無所不有。”
(2).沒有好的。《左傳·桓公八年》:“ 楚 人上左,君必左,無與王遇,且攻其右。右無良焉,必敗。偏敗,眾乃攜矣。” 南朝 宋 謝瞻 《張子房詩》:“四達雖平直,蹇步愧無良。” 唐 蕭嵩 《奉和御製左丞相說右丞相璟賜詩》:“荷恩思有報,陳力愧無良。”
工拙
猶言優劣。《呂氏春秋·知度》:“若此則工拙愚智勇懼可得以故易官。” 唐 黃滔 《唐昭宗實錄》:“明試殿庭,題目盡取於《典》《墳》,賦詠用觀其工拙。” 茅盾 《<子夜>後記》:“我不遑再計工拙,就靦然出版了。”
繩尺
(1).工匠用以較曲直、量長短的工具。 宋 葉適 《祭韓子師尚書文》:“威望之所銷壓,氣焰之所炙炘,繩尺之所裁量,機智之所糾紛。” 清 唐甄 《潛書·良功》:“天下之材不齊,其成器也萬變萬巧而不一,豈有斧刀之所不能施者哉?豈有繩尺之所不可合者哉?” 金近 《測量隊到村里來》:“測量隊到我們村里來了,把那根長長的繩尺拉開。”
(2).比喻法度、規矩。 宋 陸游 《東陽陳君義莊記》:“今雖自力,而不合於有司之繩尺。” 清 魏源 《黃山》詩之三:“變幻各縱奇,不復就繩尺。”
(3).衡量。 清 周亮工 《何省齋太史詩序》:“作為詩古文詞,縱筆所如,龍驤霞蔚,不可以諸家相繩尺,而能卓然自為一家。”
(4).引申為以之為標準。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席上歌《借扇》、《見娘》二折,出腔收韻,繩尺 魏 家。”
方回名句,贈壽昌墨客葉實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