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世貞的《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全文: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
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
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
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
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
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與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 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於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
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
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藺相如
戰國時趙國大臣。原為宦官門客。趙惠文王時,得楚國珍寶“和氏璧”。秦昭王得知願以十五城代價換之。他奉命帶璧入秦,當廷力爭,使原璧歸趙。趙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隨趙王到澠池(今屬河南)與秦王相會,面對強秦維護了趙國的尊嚴。因功任為上卿。位在趙國名將廉頗之上。廉頗不滿,揚言要污辱他。相如以國為重,忍讓謙遜。廉頗十分慚愧,登門“負荊請罪”,兩人成為至交,傳為美談
完璧
(1).完好的玉石。比喻完美的人或事物。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言事·疏論奪情》:“ 林莊敏 一代名臣,非後生所敢擅議,此事亦完璧之瑕雲。”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入 湖南 後,除《岳陽樓》一首外,並少完璧。” 夏衍 《<上海屋檐下>自序》:“這近乎完璧的人選鼓動我對於劇本上演的興致。”
(2).舊時用以比喻處女。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高宗立儲》:“ 孝宗 與 恩平郡王 璩 同養於宮中……﹝ 高宗 ﹞嘗各賜宮女十人, 史丞相 浩 時為 普安 府教授,即為王言:‘上以試王,當謹奉之。’王亦以為然。閲數日,果皆召入。 恩平 皆犯之矣, 普安 者,完璧也。已而皆竟賜焉,上意遂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汝女猶完璧,無疑我始亂終棄也。” 清 吳下阿蒙 《斷袖篇·法外縱淫》:“ 河南 一巨室……恆蓄幼妾三四人,至二十歲,則治奩具而嫁之,皆宛然完璧。”
(3).比喻將原物完好地歸還或退回。《西遊記》第六十回:“千萬借扇搧滅火焰,保得 唐僧 過山,即時完璧。” 明 王世貞 《與龔克懋書》:“來幣卻,附使完璧。”參見“ 完璧歸趙 ”。
王世貞名句,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