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廖行之的《醜奴兒(慶鄧彥鱗生子)》
全文:
一春底事多佳氣,非霧非雲。
鬱郁氳氳。
端為君家誕阿興。
慶源袞袞由高密,福有多根。
百子千孫。
此是元侯嫡耳孫。
參考注釋
元侯
(1).諸侯之長。《左傳·襄公四年》:“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與聞。” 杜預 註:“元侯,牧伯。” 孔穎達 疏:“牧是州長,伯是二伯,雖命數不同,俱是諸侯之長也。”《國語·魯語下》:“元侯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 韋昭 註:“元侯,大國之君。”
(2).指重臣大吏。 唐 羊士諤 《送張郎中赴鳳翔府幕》詩:“仙郎佐氏謀,廷議寵元侯。” 唐 杜牧 《中丞業深韜略志在功名》詩:“八部元侯非不貴,萬人師長豈無權。”
耳孫
《漢書·惠帝紀》:“上造以上及內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皆耐為鬼薪白粲。”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耳孫者,玄孫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遠,但耳聞之也。”又引 李斐 曰:“耳孫,曾孫也。”又引 晉灼 曰:“耳孫,玄孫之曾孫也。” 顏師古 註:“耳孫,諸説不同。據《平紀》及《諸侯王表》,説 梁孝王 玄孫之耳孫。耳音仍……據《爾雅》:‘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昆孫,昆孫之子為仍孫。’從己而數,是為八葉,則與 晉 説相同。仍、耳聲相近,蓋一號也。”按,《類篇·耳部》:“昆孫之子為耳孫。”後多以“耳孫”泛指遠代子孫。 金 段成己 《題梁氏靜樂堂》詩:“ 叔敬 有耳孫,犖犖與時異。” 明 唐寅 《世壽堂》詩:“鷄窠小兒是鼻祖,鳩枝老子為耳孫。” 清 沉濤 《交翠軒筆記》卷四:“ 林霽山 《孤山》詩:‘耳孫今白髮,酹酒滿寒蕪。’” 章炳麟 《秦政記》:“ 明 制貴其宗室孽子,諸王雖不與政柄,而公卿為伏謁;耳孫疏屬,皆氣稟於縣官。”
廖行之名句,醜奴兒(慶鄧彥鱗生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