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蔡沈的《送江端伯之隆興》
全文:
人生辛苦惟別離,況復心相知。
辛酸話別語不出,相看執手徒依依。
問君西遊何歸期,長途巉岩不可思。
春霜日暮山谷里,寒風凜凜吹人衣。
中林啞啞烏欲棲,猿猱虎豹夾路啼。
路傍古屋掩柴扉,空房獨宿生新悲。
家山昨夜春始至,桃花初破梅花飛。
自非丈夫剛自許,誰不去住生狐疑。
惟君與我同此志,西湘東越頻驅馳。
番陽浩蕩六百里,南昌風物雄江西。
西山中峙高崔嵬,滕王傑閣橫江開。
五更東望紅浴日,魚龍蛟蜃驚相積。
陽門青松青可挹,劍池清水清可吸。
真人鶴嶺遺金丹,中峰蒼莽風常寒。
遊人西遊止此地,眼明足健應忘還。
閩山豈足展羽翮,湖光望極天地寬。
鯤鵬變化知有托,歸來長鋏寧須彈。
參考注釋
羽翮
(1).指鳥羽。翮,羽軸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周禮·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時徵羽翮之政于山澤之農,以當邦賦之政令。” 鄭玄 註:“翮,羽本。”《荀子·王制》:“南海則有羽翮、齒革、曾青、丹乾焉,然而中國得而財之。”
(2).指翅膀。 南朝 梁 何遜 《仰贈從兄興寧寘南》詩:“相顧無羽翮,何由總奮飛。” 唐 杜甫 《獨坐》詩:“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 李大釗 《平民政治與工人政治》:“若把他的光芒萬丈飛翔上騰的羽翮,拘限於狹隘的唯知論者的公式的樊籠中,決不能得到他那真正的概念。”
(3).泛指鳥類。《史記·樂書》:“羽翮奮,角觡生。” 張守節 正義:“羽翮,鳥也。角觡,獸也。” 晉 左思 《魏都賦》:“羽翮頡頏,鱗介浮沉。”
(4).比喻輔翼或輔佐者。《後漢書·隗囂傳》:“今俊乂並會,羽翮並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轉受經旨,以授於後,實聖文之羽翮,記籍之冠冕也。”
(5).比喻力量。 章炳麟 《秦力山傳》:“ 孫公 之在東國,羽翮未具, 力山 獨先與游。”
(6).猶飛騰。 宋 蘇泂 《雨中花·懷劉改之》詞:“十載尊前,放歌起舞,人間酒戶詩流。盡期君凌厲,羽翮高秋。”
(7).指翼星。《史記·天官書》:“翼為羽翮,主遠客。”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蔡沈名句,送江端伯之隆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