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樓鑰的《送張子宓分教澧陽》
全文:
澧陽渺何許,遠在天盡頭。
頃為郡樓記,圖志不可求。
王侯錄故實,頗亦費冥搜。
忠以申明著,學有車公優。
外挹蘭江水,下俯仙明洲。
讀書記群玉,採藥思浮丘。
況得子厚語,謂冠漢南州。
見謂頗詳盡,豐碑照城陬。
可憐城與樓,百姓不知修。
乃知尚有遺,家傳載鄴侯。
張君將客授,蓋嘗敘其由。
為我謝澧人,聊以遮前羞。
君家世為儒,青箱襲箕裘。
太玄洎潛虛,探賾深可鉤。
君才兼數器,博治誰與儔。
南廟推第一,鵰鶚快九秋。
得官愈嗜學,手抄不能休。
館殿要人物,眾寶登琳璆。
演綸及視草,如君真勝流。
蘭芷生顏色,暫煩為遠遊。
君方俟瓜時,相依意綢繆。
樽酒接從容,詩篇更唱酬。
論文究今昔,析理到孔周。
老我澹無伴,摻祛不容留。
別乘澹庵子,傾蓋當相投。
公餘文字飲,能思故人不。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質量第一
鵰鶚
(1).雕與鶚。猛禽。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虎豹豺兕,失氣恐喙;鵰鶚鷹鷂,飛揚伏竄。” 五代 譚用之 《塞上》詩之二:“牛羊集水煙黏步,鵰鶚盤空雪滿圍。” 明 徐霖 《桐城歸舟漫興》詩:“仰窺鵰鶚雲霄上,近狎鳧鷖洲渚間。”
(2).比喻奸佞。《後漢書·張衡傳》:“鵰鶚競於貪婪兮,我脩絜以益榮。” 李賢 註:“喻讒佞也。” 唐 元稹 《哭呂衡州》詩之四:“鵰鶚生難敵,沉檀死更香。”
(3).比喻才望超群者。 唐 杜甫 《奉贈嚴八閣老》詩:“蛟龍得雲雨,鵰鶚在秋天。” 仇兆鰲 註:“《唐書》: 韋思謙 為御史大夫,見王公未嘗屈禮,曰:‘耳目之官,固當特立,鵰鶚鷹鸇,豈眾禽之偶。’”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韻》:“如何 宋右史 ,斥鷃議鵰鶚。”自註:“起居舍人 宋維翰 奏:‘ 种放 隱居 終南 ,乞量才録用。’頗為識者所笑。” 明 楊基 《憶北山梨花》詩:“未能摶搖跨鵰鶚,詎免束縛同鷄豚。”
九秋
(1).指秋天。 晉 張協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鳴飇。” 南朝 宋 謝靈運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蕭索。” 唐 杜甫 《月》詩:“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華羅庚 《病中斗·寄老戰友》詩:“我身若蒲柳,難經九秋風。”
(2).指九月深秋。 唐 陸暢 《催妝五首》之一:“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一折:“為甚么桃花向三月奮發、菊花向九秋開罷?”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昌黎集》:“菊有黃華則九秋矣,故秋懷以是終也。”
(3).九年。 漢 張衡 《南都賦》:“結九秋之增傷,怨西荊之折盤。” 唐 劉禹錫 《謫九年賦》:“古稱思婦,已歷九秋,未必有是,舉為深愁。” 傅尃 《次韻和湘荃、夢蘧聯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夢,一夜西風滿地霜。”
(4).曲名。 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樓鑰名句,送張子宓分教澧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