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彭汝礪的《自謝》
全文:
瘠田歷水旱,畎畝多荒蕪。
良農為鋤耰,不歲成膏腴。
瘦木僵風雪,枝幹皆蟠迂。
良工試刻斲,不日成盤盂。
在人雖不肖,蒙教當自殊。
重念賤子庸,僅同流俗愚。
學不達本原,行行無廉隅。
九思失孔戒,三省忘曾模。
背道而妄行,輕言以招辜。
一身旅焚巢,眾目睽張弧。
賓士今逝矣,玷圭可磨乎。
晝寢過甚微,聖門斥弗誅。
於今底荒唐,較彼尤昏逾。
尚賴君子仁,為包小人蒙。
未即遠方屏,止於鳴鼓攻。
過愆苟不滌,憂慮環無窮。
歸來訟醜跡,自欲鞭微躬。
父母遣汝來,期爾才德豐。
親友壯爾行,思爾事業充。
不沿仁義流,反扇偷惰風。
固宜眾人歸,詎可多雷同。
猶願追已往,從此圖令終。
庶幾謝顏子,自誓規繆公。
敢期白日光,重照幽谷中。
驅除困蒙吝,震盪迷復凶。
作詩代負荊,鄙誠實悾悾。
參考注釋
良工
古代泛稱技藝高超的人。《墨子·尚賢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尸子·分》:“良工之馬易御也,聖王之民易治也。” 南朝 梁 沉約 《為柳世隆上銅表》:“名罏化金,良工盡藝,方將盈金中藏。”《新五代史·雜傳十七·崔梲》:“其樂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賈,州縣避役之人,又無老師良工教習。”《三國演義》第七八回:“ 操 曰:‘吾欲起一殿,名 建始殿 ,恨無良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公子不樂,惟求良工畫 翠 小像,日夜澆禱其下。”
刻斲
雕琢;修飾。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四》:“近 廬陵 劉太博 辰翁 ,亦為三十六代天師志墓,雖極刻斲摩厲之工,而趣味有不及焉。”
不日
不幾天;不久(限用於未來)
我不日到京,請準備住處
盤盂
亦作“ 盤杅 ”。圓盤與方盂的並稱。用於盛物。古代亦於其上刻文紀功或自勵。《戰國策·趙策一》:“昔者,五國之王,嘗合橫而謀伐 趙 ,參分 趙國 壤地,著之盤盂,屬之讎柞。” 吳師道 補正:“言其日見而不忘。”《韓非子·大體》:“豪傑不著名於圖書,不録功於盤盂,記年之牒空虛。”《後漢書·崔駰傳》:“遠察近覽,俯仰有則,銘諸几杖,刻諸盤杅。” 李賢 註:“杅亦盂也。” 晉 潘尼 《乘輿箴》:“雖以 堯 、 舜 、 湯 、 武 之盛,必有誹謗之木,敢諫之鼓,盤杅之銘,無諱之史。” 唐 司空圖 《解縣新城碑》:“竊惟自古恢揚盛業,激贊宏圖,朝則帶礪傳盟,家則盤盂著誓,必資麟筆,共振鯨鐘。” 章炳麟 《正仇滿論》:“戊戌百日之新政,足以書於盤盂,勒於鐘鼎。”
槃盂:盤與盂。盛水和盛食物的器皿。古代常將銘言或功績刻於盤盂,以為法鑒。《墨子·尚賢下》:“書之竹帛,琢之槃盂,傳以遺後世子孫。”《呂氏春秋·慎勢》:“功名著乎盤盂,銘篆著乎壺鑑。” 漢 王充 《論衡·亂龍》:“ 楚 葉公 好龍,墻壁槃盂皆畫龍。”
彭汝礪名句,自謝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