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發於情止於禮,六義同歸一宗旨

曾豐贈江宰彥通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豐的《贈江宰彥通》

全文:
富沙耆舊江先生,方冊之中久聞名。
今識其子長安城,中年狀貌老典刑。
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嘗一出清之聲。
臨事不翅水鑒明,未嘗一示明之形。
牛刀初割琴初鳴,市稀善獲鮮善烹。
江華百里農桑甿,陰受令尹生與成。
尚不能窺豈能評,兩部使者識理精。
循吏政出吾六經,一元動盪萬匯亨。
不以能稱乃真能,交章疾置聞朝廷。
明公歸重蓋如此,素履復修想俱偉。
立朝致主從今始,廊廟規摹寧出是。
貞觀三錢一斗米,房杜傳中無可紀。
事業文章非異軌,誰雲解此不解彼。
學詩反幾我開啟,生平方行詩之理。
游泳於詩未知爾,國風雅頌興賦比。
類發於情止於禮,六義同歸一宗旨
包涵萬象無涯涘,騎驢覓驢殆忘己。
子歸反聽收初視,三百篇中參到髓。

曾豐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曾豐類發於情止於禮,六義同歸一宗旨書法作品欣賞
類發於情止於禮,六義同歸一宗旨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六義

(1).亦稱“ 六詩 ”。《〈詩〉大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孔穎達 疏:“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大小不同而得並為六義者,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稱為義,非別有篇卷也。”近人認為:風是各國的歌謠,雅是 周 王畿的歌曲,頌是廟堂祭祀的樂歌,是《詩經》的三種體制;賦是敷陳其事,比是指物譬喻,興是借物起興,是《詩經》的三種表現內容的方法。後指以《詩經》為代表的文學創作的精神和原則。 唐 孟郊 《讀張碧集》詩:“ 天寳 太白 歿,六義已消歇。大哉《國風》本,喪而王澤竭。” 唐 羅隱 《廣陵李僕射借示近詩因投獻》詩:“閒尋綺思千花麗,靜想高吟六義清。”

(2).指六書。《晉書·衛恆傳》:“有 沮誦 、 倉頡 者,始作書契,以代結繩,蓋覩鳥跡以興思也。因而遂滋,則謂之字,有六義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聲,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長是也。” 清 曹寅 《夜飲和培山眼鏡歌》:“六義精嚴神不滅,萬象芸芸親手澤。”參見“ 六書 ”。

歸一

亦作“ 歸壹 ”。1.統一;一致。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致化歸一,分教斯五。” 宋 蘇軾 《申省乞罷詳定役法狀》:“所貴議論歸一。” 宋 葉適 《同安縣學朱先生祠堂記》:“及 董仲舒 稍推明之,與人主意合,則雜家異學始絀,而歸壹於 孔 氏矣。”《元代白話碑集錄》附錄一《重編百丈清規聖旨》:“教 大龍翔集慶寺 笑隱長老 為頭,揀選有本事的和尚,好生校正歸一者。”

(2).猶規矩。 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一折:“我怎生不歸一?我是第一個歸一的人。”

宗旨

主導思想;主要旨趣

講說之日,正標宗旨。——《神僧傳》

曾豐名句,贈江宰彥通名句

詩詞推薦

類發於情止於禮,六義同歸一宗旨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