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梅堯臣的《依韻和丁元珍見寄》
全文:
我從江南來,掛席江上正。
輕舟自行速,不與風力競。
乃省少時學,強勉無佳興。
初如弄機杼,未解布絲經。
利器昧其時,或反授人柄。
及親賢豪游,所尚志已定。
不厭朝市喧,不須山林靜。
不為煦煦妍,不為嚴嚴冰。
遇物理自暢,區處劇操令。
仍類楚野竹,忽從孤根迸。
便成翠琅玕,久與風霜硬。
雖然達吾真,誰復究畢竟。
世間忘坦途,盡欲求密徑。
唒我是迂疏,宜乎今蹭蹬。
蹭蹬誠可差,所偶亦已並。
晚逢二三友,喜飲恨多病。
道路何邅回,季秋越春孟。
平生景慕者,邂逅出天幸。
接跡猶謂榮,況此聲顏並。
實慚寡時用,又顧無奇行。
愛之不忍去,自旦還至暝。
在昔濁世賢,徒知清酒聖。
但用醉為娛,一老少不更。
稍思桃源人,翩爾乘漁艇。
尋花逐水往,豈念衰與盛。
歌謳非俗情,山響自答應。
以此謝君勸,微言期略聽。
袞袞不足為,試共幽人評。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接跡
亦作“接蹟”。足跡前後相接。形容人多。 唐 趙璘 《因話錄·徵》:“銅乳之臭,並肩而立,接跡而趨。” 金 王若虛 《太一三代度師蕭公墓表》:“聲望既隆,求教者接跡而至。”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微子之命》:“後之經生不知此義,而抱器之臣、倒戈之士接跡於天下矣。”亦謂相繼。 唐 韓愈 《伯夷頌》:“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於後世矣。” 明 劉基 《送黃叔暘歸金華覲省序》:“惟冀其服膺乎不愧不怍之訓,以接跡於古昔聖賢而後已也。”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覺世訓》:“歷 漢 文 、 武 、 宣 、 明 、 桓 、 梁武 、 唐憲 ,接跡效尤於後,至 宋徽 又更改皇上帝尊號。”
見“ 接跡 ”。
梅堯臣名句,依韻和丁元珍見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