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漢玉屏風歌》
全文:
君子無事不離玉,琚瑀佩左珩璜右。
豈伊玩物重奇淫,五德鹹備堪為友。
嶷嶷逾尺漢玉屏,直方大與坤為偶。
產之必在方之流,剖之應自和之手。
天球弘璧想同時,結綠垂棘望而走。
入土出土千餘年,閱幾滄桑靜以壽。
藉紫檀架襲錦囊,內府流傳歲已久。
從無題什豈有待,我欲吟之恧詩醜。
溫潤密栗無玷瑕,特達孚尹匪紺黝。
色得元黃之正中,質具圭璋之素守。
如在郁羅蕭台畔,俯視日月數星斗。
不為斯篆之秦璽,抑埴徒污方空綬。
不為增碎之漢卮,承漿更濫如澠酒。
但為宣室之外屏,義合於古納自牖。
所期有賢汝不蔽,何慮有諫吾不受。
人惟求舊器豈不,徒貴異物斯物誘。
刓真未肯命嗅人,附題權令揮顏柳。
參考注釋
溫潤
(1) 指人的性情、言語溫和
性情溫潤
(2) 溫暖濕潤
氣候溫潤
密栗
(1).縝密;堅硬。語本《禮記·聘義》:“﹝玉﹞縝密以栗。”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六》:“《淇澳》之詩,再言‘瑟兮僴兮’,學道之士,必密栗其中而武毅其外,‘德盛不狎侮’,始能彌爾性而固道基焉。” 章炳麟 《說林下》:“邇者, 黃以周 以不文著,惟 黃 氏亦自謂鈍於筆語。觀其撰述,密栗醇厚,庶幾 賈 孔 之遺章,何 宋 文之足道?”
(2).引申為確鑿,無可辯駁。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使舉一密栗之反証,殆莫如古國之見滅於外讎矣。”
無玷
沒有瑕疵;不受玷污。 晉 王該 《日燭》:“爰有五德無玷,十淑道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攸 素有德業,言行無玷。” 唐 白居易 《祭故贈婕妤孟氏文》:“修令顏以顧德,蘭幽有香;守明節而保身,玉潔無玷。”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二·魁元再甲子》:“榮哀始終,名德無玷。”
特達
(1).原謂行聘時惟圭、璋能獨行通達,不加餘幣。後亦謂自達、自薦。《禮記·聘義》:“圭璋特達,德也。” 孔穎達 疏:“聘享之禮,有圭、璋、璧、琮。璧、琮則有束帛加之乃得達;圭、璋則不用束帛,故云特達。”《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咨,夫特達而相知者,千載之一遇也;招賢而處友者,眾士之常路也。” 呂向 註:“特,獨也。” 晉 郭璞 《遊仙》詩:“珪璋雖特達,明月難闇投。” 唐 丘光庭 《兼明書》卷四:“珪璋德重,可以獨行,故曰特達。”
(2).特出,突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此子珪璋特達,機警有鋒。” 唐 任華 《雜言寄杜拾遺》詩:“英才特達承天睠,公卿誰不相欽羨。”《舊唐書·李德裕傳》:“ 德裕 以器業自負,特達不羣。”
(3).至為明達;極其通達。《晉書·江統傳》:“殿下天授逸才,聰鑒特達。” 唐 白居易 《論考試進士事宜狀》:“儻陛下垂仁察之心,降特達之命,明示瑕病,以表無私。” 宋 蘇軾 《辯試館職策問札子》之二:“明智特達,洞照情偽。” 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三百年中,雖有一二聰明特達之人,要皆為吾教化所陶熔。”
(4).特殊知遇。 唐 劉商 《送廬州賈使君拜命》詩:“特達恩難報,升沉路易分。” 宋 羅燁 《酬翁談錄·崔木因妓得家室》:“昨日荷特達,使妾罰不及身,君之惠也。”《東周列國志》第六六回:“臣受主公特達之知,無以為報。” 清 唐孫華 《蒙恩召乾清宮西暖閣》詩:“狗監無媒逢特達, 兔園 有冊笑空虛。”
(5).騰達,顯達。《醒世恆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家寒窘迫,缺乏盤費,不能特達,以此流落窮途。”
孚尹
(1).玉的色彩。《禮記·聘義》:“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孚尹旁達,信也。” 鄭玄 註:“孚,讀為浮。尹,讀如竹箭之筠。浮筠,謂玉采色也。”
(2).比喻詩文的文采。 清 錢謙益 《陸敕先詩稿序》:“以性情為精神,以學問為孚尹。有志於緣情綺麗之詩,而非以儷花鬭葉顛倒相上者也。”
乾隆名句,漢玉屏風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