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為濃筆兼枯筆,莫問前身與後身

沈瓚張君為余貌小像二一野服一冠裳皆肖戲賦一律效長慶體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瓚的《張君為余貌小像二一野服一冠裳皆肖戲賦一律效長慶體》

全文:
荷衣芰制舊丰神,束帶簪冠自主賓。
剩有丹青稱獨步,頓令形影共三人。
若為濃筆兼枯筆,莫問前身與後身
欲識生平丘壑意,請從阿堵辨吾真。

沈瓚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若為

(1).怎樣;怎樣的。《南齊書·高逸傳·明僧紹》:“天子若來,居士若為相對?” 唐 蕭意 《長門失寵》詩:“不知金屋裡,更貯若為人?” 宋 蘇軾 《和沉立之留別詩》之二:“試問別來秋幾許,春江萬斛若為量?”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寧調元 《燕京雜詩》:“弦管 燕京 三月天,風沙撲面若為憐?”

(2).怎堪。 唐 王維 《送楊少府貶郴州》詩:“明到 衡山 與 洞庭 ,若為秋月聽猿聲?”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唐 白居易 《重到華陽觀舊居》詩:“若為重入 華陽觀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隔谷歌一》:“食糧乏盡若為活?救我來!救我來!”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書事》詩:“耳邊情話少,笑口若為開?”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邊柳》詩:“若為絲不斷,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詩:“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枯筆

(1).猶禿筆。多用為謙詞。 宋 黃庭堅 《次韻文潛休沐不出》之二:“著書灑風雨,枯筆束如林。” 宋 陸游 《幽居述事》詩之四:“舴艋東歸喜遂初,頻拈枯筆賦閒居。” 元 方夔 《雜興》詩之四:“勘破世紛無一事,又拈枯筆續前編。”

(2).國畫和書法的一種筆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筆作畫或寫字。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 程邃 ﹞善畫山水,純用枯筆。” 邵宇 《談木版水印畫》:“刻版和印刷藝人們,根據原畫的內容和筆意,持刀如筆,設色如畫,既可做到細緻入微,也可做到粗獷奔放,無論是枯筆的勁健斷續,飽墨的水意蕩漾,都能表達盡致。”

前身

(1) 佛教用語。指輪迴前的生命

(2) 事物的上一個狀態

後身

(1) 身體的後背部分

我只看見個後身,認不清是誰

(2) 上衣等的背後部分

這件襯衫後身太長了

沈瓚名句,張君為余貌小像二一野服一冠裳皆肖戲賦一律效長慶體名句

詩詞推薦

若為濃筆兼枯筆,莫問前身與後身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