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喻汝礪的《上席帥》
全文:
先公御吏如御兵,迎刃而解如庖丁。
掀髯一笑黠吏走,蜀中草木知威名。
伯兄渠渠天下士,嵩高少室之英靈。
妙齡提書噭閶闔,谹議可以諧韶韺。
昨年兩作益州牧,西南惡少不敢行。
後來繼者有季弟,潭潭大度涵滄溟。
指麾萬事不作意,決眥雨電風煙生。
南望峨眉西玉壘,逸氣夜與銀河傾。
幅巾筇杖過何許,閒邀仲元訪君平。
小蓬董寶夜吹笙,往往笑倒長庚星。
拔劍起舞者誰子,杜陵老翁醉不醒。
生平入眼無俗物,胡為見我眼自青。
武侯廟前有古柏,風吟雨嘯蛟龍聲。
我來正欲刳爾腹,琢作巨屋丹其楹。
琢作巨屋丹其楹,繪此落落三名卿。
尚使千載知儀刑,喻子作詩如鼎銘。
參考注釋
指麾
見“ 指揮 ”。
萬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萬事如意
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 孔穎達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 趙岐 註:“不作,聖王之道不興。”《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 李善 註:“作,興也。”
(2).不耕作;不寫作。《史記·趙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老殘遊記》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
決眥
亦作“決眥”。見“ 決眥 ”。
亦作“ 決眥 ”。亦作“決眥”。1.裂開眼眶。《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弓不虛發,中必決眥。” 李善 註:“《説文》曰:‘眥,目匡也。’眥、眥俱同。”
(2).常用以表示盛怒的情緒。 三國 魏 曹植 《鼙鼓歌》之五:“張目決眥,髮怒穿冠。” 明 俞國賢 《軍中》詩:“決眥誓滅此,掃穢驅腥膻。”
(3).表示極目遠視。 唐 杜甫 《望岳》詩:“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4).謂眼珠突出。《淮南子·墬形訓》:“南方陽氣之所積,暑溼居之,其人修形兌上,大口決眥。”
(5).喻洞穿。 漢 賈誼 《新書·諭誠》:“ 楚 軍敗, 昭王 走,屨決眥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
風煙
風塵、煙霧;雲氣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吳均《與朱元思書》
喻汝礪名句,上席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