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履的《二十七日登長乾塔》
全文:
龍盤虎踞爭岧嶢,長乾窣堵當中標。
幾年遐想入清夢,秋杪登攀英氣飄。
因思此塔屢成壞,相傳起自阿育朝。
宿緣土面獲今報,八萬四千成一朝。
列在中華十有九,惟茲末後名方昭。
自從五鳳例遭毀,下逮鹹和才可條。
牛停金像既希有,水泛銅趺如默要。
太元末年劉慧達,四顧異氣山之椒。
三函中出三舍利,圓正光潔如瓊瑤。
數層寶勢僅增立,梁詔方且鋪根苗。
陳亡火烈復堙墜,興廢豈亦隨所招。
偉哉天命集真主,湯霓武旆澄氛妖。
六幽葵藿向堯日,千仞鳳凰儀舜韶。
太宗繼志符節合,章聖游文金石調。
詩書仁義溢庠序,佛老餘教通逍遙。
祥符庚戌感光瑞,累歲九成淩紫霄。
迄今八十有二載,香火瞻奉傾齯髫。
群公偕我躡危級,放身物外情何超。
心閒不逐去帆動,量廓那知空界遼。
奇峰萬點逼冬瘦,江水九道來迢迢。
共欣華旦此緣勝,大千永峙為津橋。
興餘更就竹閒飲,妙音盈耳成長謠。
參考注釋
太元
東晉孝武帝司馬曜的年號(公元376—396年)
晉太元中 武陵人。——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末年
歷史上一個朝代或一個統治者統治的末期
四顧
向四面環視
阿Q忽而大叫起來,抬了頭倉皇的四顧。——《阿Q正傳》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難》
異氣
(1).指無血統關係之親,多指非同胞兄弟姐妹或異姓之人。 漢 班固 《白*虎通·嫁娶》:“不娶兩娣何?博異氣也。”《左傳·成公八年》“ 衛 人來媵 共姬 ” 唐 孔穎達 疏:“‘膏肓’以為媵不必同姓,所以博異氣也。”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武王女得適齊侯之子義答何休皇甫謐》:“《左傳》記載實事,言同姓當媵,異姓不必凡嫁皆媵,非謂異姓不許媵…… 休 忽言備姪娣,忽言博異氣,則 武王 二女非異氣,何必俱嫁 胡公 ?”
(2).神異的氣質;非凡的稟賦。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神仙﹞似特受異氣,稟之自然,非積學所能致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若謂彼皆特稟異氣,然其相傳皆有師奉服食,非生知也。” 唐 王勃 《秋夜別薛昇華序》:“羣公竝受奇彩,各仗異氣,或江海其量,或林泉其識。”
(3).特指不同於華夏的稟賦。《後漢書·魯恭傳》:“夫戎狄者,四方異氣也。蹲夷踞肆,與鳥獸無別。”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蠻夷者,外痴內黠,安土重舊,以其受異氣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
(4).指物質的特殊屬性。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三:“物有含異氣者,不可以常理推也。”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金獅猛》:“得一石,作獅形,色如泥金所塗……夜夜有光,高二寸餘,殆秉異氣所化。”
(5).指天空出現的特異氣象。祥瑞之象。《晉書·張華傳》:“ 煥 曰:‘僕察之久矣,惟牛斗之間頗有異氣。’ 華 曰:‘是何祥也?’ 煥 曰:‘寳劍之精,上徹於天耳。’”
(6).指天空出現的特異氣象。指大氣中的蜃景影像。 南朝 梁武帝 《乾闥婆》詩:“蜃蛤生異氣,闥婆鬱中天。”
(7).氣候不同。 三國 魏 曹植 《泰山樑甫行》:“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
(8).氣味不同。 晉 潘尼 《釣賦》:“燔炙之鮮,煎熬之味,百品千變,殊芳異氣。”
(9).指文章不同尋常的有力氣勢。 唐 崔融 《報三原李少府書》:“龍文陽發,居然異氣射人;鳳律雄鳴,自有奇音震物。”
黃履名句,二十七日登長乾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