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式丹的《送湯逸林入都即致湯西厓編修劉後齋都諫》
全文:
今年早熱月在午,千里出門不知苦。
聞君欲別飲君酒,酒酣問君向何許。
往者汗漫遊長安,一峰草堂北道主。
白門太史深相知,旅舍乃能致脩脯。
名人畸士紛京華,出入馬蹄覓儔伍。
百尺梧桐閣正開,萬丈長虹氣能吐。
微名得失何足論,相知所貴寫肝腑。
人生合散風中煙,迸淚晨星詎堪數。
歸來至竟不稱意,卜晝蕭條守環堵。
叢卉春垂三徑雲,老松秋亞一枝雨。
收身聊樂茗香清,顧影卻慚鹿豕聚。
乍提補被辭妻孥,復走長安作羈旅。
十年往事難重陳,欲歸何門行踽踽。
故人惟有湯與劉,青瑣紅蘭鸞鳳侶。
南州榻下好淹留,公孫閣里方延佇。
計君到時夏正深,雪藕銀桃勝甘乳。
易酒一斛浣頭塵,提攜如意蹋筵舞。
余方墨守余幽憂,寂寂徒令笑鄧禹。
為致兩公相問訊,離緒萬端憑告語。
參考注釋
南州榻
東漢 陳蕃 做 豫章 太守時,不接待賓客,唯 徐稺 來訪,特設一榻, 徐 一去就把榻懸掛起來。因 徐稺 為 豫章 人,故稱“南州榻”。後用為禮遇嘉賓之典實。 明 夏完淳 《放歌贈吳錦雯兼訊武林諸同志》詩:“逢人便下 南州 榻,滿座還開 北海 樽。”參閱《後漢書·徐稺傳》。
淹留
長期逗留;羈留
公孫
(1).諸侯之孫。《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不得祖諸侯。”《漢書·惠帝紀》:“內外公孫。”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公孫,宗室侯王之孫也。”
(2).對貴族官僚子孫的尊稱。《儒林外史》第十回:“ 蘧公孫 呈上乃祖的書札並帶了來的禮物。”
(3).複姓。 戰國 魏 有 公孫痤 。見《史記·秦本紀》。
延佇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辭·離騷》:“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王逸 註:“延,長也;佇,立貌。”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無與歸,石逕荒涼徒延佇。” 清 曹寅 《書院述事三十韻》:“我懷寄淵澹,庭戶久延佇。”
(2).引頸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晉 陶潛 《停雲》詩:“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書·宗欽傳》:“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豈無英奇,副我延佇。” 宋 葉適 《邵子文墓志銘》:“所至皆解榻延佇傾待之。” 清 吳偉業 《題河渚圖送胡彥遠南歸》詩:“想見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歸隱。 南朝 宋 沉約 《赤松澗》詩:“願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時當來還,延佇青巖側。” 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叢蘭坂,香潔靜明,延佇者忘疲矣。” 鄭澤 《雜詩五首答鈍庵》:“結廬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觀望,猶豫不決。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詩:“明日策杖歸,去住兩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班荊勸客小延佇,酌酒賦詩相料理。” 明 無名氏 《畫眉序·西湖》套曲:“更無妨待月,片時延竚。” 李廣田 《冬景》:“他稍稍延佇了一會,聽到大門裡腳步聲趕來才拔步跑開。”
(6).拖延。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懷疑重請,延佇於今二十六年矣。”
王式丹名句,送湯逸林入都即致湯西厓編修劉後齋都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