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惟勁的《覺地頌·其一》
全文:
略明覺地名同異,起復初終互換生。
性海首建增名號,妙覺還依性覺明。
體覺俱含於明妙,明覺妙覺並雙行。
妙覺覺妙元明體,全成無漏一真精。
明覺覺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覺宗體決,體覺性覺二同明。
湛覺圓圓無增減,此中無佛與眾生。
不覺始終非了了,不聞迷悟豈惺惺。
是稱心地如來藏,亦無覺照及無生。
非生非滅真如海,湛然常住名無名。
太虛未覺生霞點,豈聞微塵有漏聲。
空漚匪離於覺海,動寂元是一真明。
覺明體爾含靈焰,覺明逐焰致虧盈。
差之不返名無覺,會之複本始覺生。
本覺由因始覺生,正覺還依合覺明。
由地二種成差互,遂令渾作賴邪名。
具含染淨雙歧路,覺明含處異途萌。
性起無生不動智,不離覺體本圓成。
性起轉覺翻生所,遂令有漏墮迷盲。
無明因愛相滋潤,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識轉處蒙圓鏡,五六生時蔽覺明。
觸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繼續行。
參考注釋
含靈
(1).內蘊靈性。《藝文類聚》卷八引 晉 庾闡 《涉江賦》:“且夫山川瓌怪,水物含靈,鱗千其族,羽萬其名。” 南朝 梁 沉約 《梁明堂登歌·歌黃帝》:“鬱彼中壇,含靈闡化。”
(2).指具有靈性的人類。《晉書·桓玄傳論》:“夫帝王者,功高宇內,道濟含靈。”《梁書·武帝紀上》:“專威擅虐,毒被含靈。”《宋史·樂志十》:“佑我含靈,錫茲介福。”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驕橫鹵莽,以鳴其‘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之説。”
虧盈
(1).減損盈滿者。《易·謙》:“天道虧盈而益謙。” 孔穎達 疏:“虧謂減損。減損盈滿而增益謙退者。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是虧減其盈。盈者虧減,則謙者受益也。”
(2).缺損與盈滿。引申為消長,盛衰。 唐 元稹 《月三十韻》:“古今雖雲極,虧盈不易違。”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龍尾溪月硯》:“ 三衢 徐氏 所寶 龍尾溪 石,近貯水處,有圓暈,幾寸許,正如一月狀。其色明暗,隨月虧盈,是亦異矣。”
(3).輸贏。 宋 吳自牧 《夢粱錄·角觝》:“前輩朝官曾赴御宴,有詩詠曰:‘虎賁三百總威獰,急颭旗催疊鼓聲。疑是嘯風吟雨處,怒龍彪虎角虧盈。’”
(4).猶出入,差別。 明 高啟 《答余新鄭》詩:“自陳往事頗一一,與客舊説無虧盈。”
惟勁名句,覺地頌·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