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克義的《蓬萊春曉歌》
全文:
碧雲初散扶桑樹,六龍已駕羲和馭。
海上神山曉色分,琪花瑤草濕香霧。
雙雙彩鳳棲梧桐,嗈嗈相應朝陽東。
四海蒼生盡蘇息,萬國如在春風中。
憶得當年來上國,棘圍鏖戰文場屋。
瓊林宴罷醉扶歸,不讓當時步瀛客。
厥來出宰十八年,於今捧詔還朝天。
上林春色正明媚,百花燦爛爭芳妍。
自喜生逢堯舜世,愧乏涓埃酬聖帝。
吟詠非才丹淚垂,強作狂歌歌舜治。
參考注釋
海上
(1).海邊;海島。《呂氏春秋·恃君》:“ 柱厲叔 事 莒敖公 ,自以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則食菱芡,冬日則食橡栗。”《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公孫弘 ﹞家貧,牧豕海上。”《後漢書·荀爽傳》:“﹝ 荀爽 ﹞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 漢 濱。” 明 陸深 《春雨堂隨筆》:“予家海上,園亭中喜種雜花。”
(2).指湖濱。《文選·江淹<恨賦>》:“遷客 海 上,流戍 隴 陰。” 李善 注引《漢書》:“ 匈奴 乃徙 蘇武 北海 上無人處。”
(3).海面上。《漢書·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則方士爭言之。” 南朝 梁 沉約 《夕行聞夜鶴》詩:“愍海上之驚鳧,傷雲閒之離鶴。”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進士見寄次韻》:“意超海上鷹,運跼轅下駒。”
(4).指 上海 。猶言 滬 上。《海上花列傳》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來,南部煙花日新月盛。” 馮自由 《中國教育會與愛國學社》:“壬寅春,旅 滬 志士 餘杭 章炳麟 ……因聯絡 海 上有志之士,發起中國教育會為策動機關。” 王旡生 《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係》:“吾聞 海 上諸君子,發大願合大力,既賡續此報,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嘗不為之距躍三百,喜而不寐也。”
神山
神話中謂神仙所居住的山。《史記·封禪書》:“乃益發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數千人求 蓬萊 神人。” 宋 蘇軾 《石芝》詩:“神山一合五百年,風吹石髓堅如鐵。”
曉色
拂曉時的天色;晨曦。 唐 虞世南 《和鑾輿頓戲下》:“銀書含曉色,金輅轉晨飇。” 宋 秦觀 《滿庭芳》詞:“曉色雲開,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 清 黃鷟來 《秋曉行阧山》詩:“曉色破蒼煙,青山入雲際。”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凝凝的細露,淡淡的曉色,長林豐草間偶然一陣一陣清風。”
琪花瑤草
(1).古人謂仙境中的花草。 唐 王轂 《夢仙謠》之一:“前程漸覺風光好,琪花片片黏瑤草。” 元 王沂 《和王繼學題瓊花圖》:“琪花瑤草本同科,摹寫詩人費切磋。”《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老翁看那裡面光景時:雖無華屋朱門氣,卻有琪花瑤草香。”
(2).指名貴的花草。 袁鷹 《春華》:“比起園林和花圃里那千紫萬紅的琪花瑤草,這瓶鮮花自然不能算多,也未必全是佳品。”
香霧
(1).香氣。 南朝 梁 劉孝標 《送橘啟》:“南中橙甘,青鳥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風味照座,劈之香霧噀人。” 明 張月塢 《一封書·次韻送別》曲:“離亭宴未終,玉肌消,金釧鬆,晴波香霧籠,人自傷心水自東。” 茅盾 《子夜》一:“而在這香霧中, 吳老太爺 看見一團蓬蓬鬆鬆的頭髮亂紛紛地披在白中帶青的圓臉上。”
(2).指霧氣。 唐 杜甫 《月夜》詩:“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仇兆鰲 註:“霧本無香,香從鬟中膏沐生耳。” 宋 蘇軾 《與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歸》詩:“淒風瑟縮經絃柱,香霧淒迷著髻鬟。” 清 龔自珍 《南歌子》詞:“香霧漫空溼,珠簾窣地橫。”
王克義名句,蓬萊春曉歌名句
名句推薦
真為漢玄嘆,寧作楚累看
周孚《次韻 * 裕讀豫章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