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淪閒事至微小,史筆猶為千載稱

姚勔奉陪蓬萊閣賞雪賦詩謹成二十四韻呈知府龍圖侍郎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姚勔的《奉陪蓬萊閣賞雪賦詩謹成二十四韻呈知府龍圖侍郎》

全文:
一氣運轉無時停,陰陽消長權相仍。
不有栗烈謹閉固,安得生育萬化興。
東南之土苦妍暖,大冬往往水不冰。
有時草木自發泄,百蟲不蟄飛蚊蠅。
侍郎下車庶事飭,威行恩煦瞻風棱。
宿奸竄伏善民裕,眾強不敢暴與陵。
剛柔設施既得理,律呂感召還相應。
先春未臘已見雪,平地一色迷溝塍。
寒華浩蕩失舞鶴,逸勢飄突回飛鷹。
不惟盡掃氛祲息,便使歲善倉箱登。
蓬萊高閣倚岩壑,下見群巒千萬層。
其間賦象不可數,一一焜耀光彩凝。
會稽山水天下勝,於此更可窮誇矜。
無風四面捲簾幕,坐上眾客羅簪朋。
分題行酒各壯浪,浩然萬慮何泓澄。
抽毫沓簡公已賦,欲敵妙句誰其能。
小生學力最卑弱,懦氣鬱郁唯填膺。
往時徽之訪安道,剡溪扁舟夜獨乘。
隱淪閒事至微小,史筆猶為千載稱
豈如公今為侍從,器業天子之股肱。
擁麾一方聊撫俗,瑞至應節如糾繩。
處之廟堂燮天下,和氣自足康黎蒸。
良辰樂事固可紀,欲寫但愧才弗勝。
他年收拾入房策,豈獨佳話口所騰。

姚勔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隱淪

(1).神人等級之一。泛指神仙。《文選·郭璞<江賦>》:“納隱淪之列真,挺異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漢 桓譚 《新論》:“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隱淪,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鑄凝。”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嵇中散》:“立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 南朝 齊 謝朓 《游敬亭山》詩:“隱淪既已託,靈異居然棲。”

(2).隱居。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詩:“既枉隱淪客,亦棲肥遯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 孫登 ﹞思欲遯跡林鄉,隱淪忘死。” 郁達夫 《秋夜懷人》詩之六:“晚年好靜南鄉住,仙壽溶溶樂隱淪。”

(3).指隱者。 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詩:“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清 趙翼 《題周山茨觀察老圃秋容圖》詩:“公曾出塞悲流徙,我亦歸田作隱淪。”

(4).隱沒身體不使人見。《後漢書·方術傳下·解奴辜》:“皆能隱淪,出入不由門戶。”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二》:“ 漢 時, 解奴辜 、 張貂 皆能隱淪,出入不由門戶,此後世遁形之祖也。”

(5).沉淪,埋沒。《晉書·郭璞傳》:“ 嚴平 澄漠於塵肆, 梅真 隱淪乎市卒。”《文選·鮑照<行樂至城東橋>詩》:“尊賢永照灼,孤賤長隱淪。” 李善 註:“隱淪,謂幽隱沉淪也。” 章炳麟 《獄中聞沉禹希見殺》詩:“不見 沉生 久,江湖知隱淪。”

閒事

(1) 跟己無關的事

別管閒事

(2) 無關緊要的事

微小

極小;非常小

微小的塵埃

史筆

(1).歷史記載的代稱。指史冊。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雖身分 蜀 境,首懸 吳 闕,猶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鄭善果非正人論》:“史臣謂 鄭善果 幼事賢母,長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驗之,見史筆之失。”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古史筆多緣飾》:“古今所謂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筆之緣飾,欲為後代美談耳。”

(2).指修史之筆。《晉書·文苑傳·曹毗》:“既登 東觀 染史筆,又據太學理儒功。” 明 宋濂 《吳公行狀》:“他時執史筆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執史筆之人,史官。 唐 韓愈 《石君墓志銘》:“故相國 鄭公 餘慶 ,留守 東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筆。”

(4).史家記敘史實的筆法。 唐 岑參 《佐郡思舊遊》詩:“史筆眾推直,諫書人莫窺。”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余謂 劉 有史學,無史筆。” 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史筆和文學之筆,應該分別開。”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姚勔名句,奉陪蓬萊閣賞雪賦詩謹成二十四韻呈知府龍圖侍郎名句

詩詞推薦

隱淪閒事至微小,史筆猶為千載稱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