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田汝悚的《太白樓宴集》
全文:
沇水流百折,遙將淮泗通。
憑闌俯澄練,千丈湛長空。
一線西北來,窈窕入齊東。
中流連萬艇,天際引孤篷。
秋風憶張翰,把釣想任公。
共將千里目,遙送兩征鴻。
飄飄歸海裔,望望去無窮。
如何羈旅人,安得羽翼叢。
乘雲訪赤松,登天攬六龍。
為我駐玄發,鍊液美姿容。
身將黃鶴侶,心與白雲從。
豈能學長卿,犢鼻歸臨邛。
參考注釋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濕香臉,一線新紅枕痕淺。” 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 毛澤*東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事物之間的脈絡。《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射於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射於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潛虛 《徐節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興,豈不悲哉!”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其學界為螺線形,雖千變萬化,殆皆一線所引也。”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塗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悞半生。” 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後兼傷懷南洲》詩之三:“酒邊花外打乖人,劫後剛回一線春。”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
(4).第一線。指作戰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西北
方位名,介於西和北之間。特指中國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記》
窈窕
(1) 文靜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詩·周南·關雎》
窈窕世無雙。——《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艷城郭。
入則亂髮壞形,出則窈窕作態。——後漢書·曹世叔妻傳》
(2) 幽深的
窈窕以尋壑。——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齊東
指 齊 東野人。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繹史》:“ 長君 乃又造為 吳 更封 越 百里之説,且言 越 入 胥門 , 子胥 頭如車輪,目若二電,髮射十里。其鄙淺怪妄, 齊 東所不道,而古今信之,何哉?”參見“ 齊東野語 ”。
田汝悚名句,太白樓宴集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