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名乃曰貝多爾,索倫侍衛中英楚

乾隆叢薄行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叢薄行》

全文:
叢薄之中聞有虎,三子逐逐隨其母。
鎗斃於菟及一子,其二曳尾藏深莽。
惡獸應弗留餘孽,是非所云不探卵。
因命生擒觀壯材,羽林徼𠙆皆暴怒。
兩人搏一何足雲,一人獨攫誠堪詡。
其名乃曰貝多爾,索倫侍衛中英楚
手尾挈領安且詳,須臾虎兕入柙擄。
被斑絝白涉鋪張,豈似今朝萬目睹。
喜亦詎為萬目睹,適有新歸化布魯。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貝多

(1).梵語的音譯。意為樹葉。古 印度 常以多羅樹葉寫經。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樹。《佛說自誓三昧經》:“佛告天子:昔吾出家,以汝為證;詣貝多樹,汝復為證。”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貝多,出 摩伽陁國 ,長六七丈,經冬不凋。此樹有三種:一者多羅娑力叉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羅多梨。並書其葉,部闍一色取其皮書之。貝多是梵語, 漢 翻為葉。貝多婆力叉者, 漢 言葉樹也。 西域 經書,用此三種皮葉,若能保護,亦得五六百年。” 清 閻爾梅 《遂初園詩》:“東隣賸有逃禪地,更向 祗園 種貝多。”亦譯作“貝多羅”。 清 吳偉業 《送張玉甲憲長之官邛雅》詩之三:“欲問辟支諸佛土,貝多羅樹即關頭。” 清 陳維崧 《賀新郎·中元感懷》詞:“亟倩蘭陀張浄饌,拋作貝多羅子,早勘破人間生死。”

(2).借指佛經。 唐 張鼎 《僧舍小池》詩:“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 清 顧景星 《<楝亭集>序》:“貝多、金碧、象數、藝術,無所不窺。”

(3).傳說中的國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周成王 元年, 貝多國 人獻舞萑, 周公 命返之。”

索倫

我國少數民族名。即 鄂溫克 族。分布在 黑龍江省 嫩江 流域。民風剛勁,勇敢善戰。 明 以前稱為 通古斯 、 雅庫特 、 清 稱 索倫 。 明 末 清 初以“索倫部”統稱 索倫 、 達斡爾 、 鄂倫春 等族。參閱 清 西清 《黑龍江外紀》三。

侍衛

(1) 在帝王左右衛護的武官

(2) 侍從並護衛

乾隆名句,叢薄行名句

詩詞推薦

其名乃曰貝多爾,索倫侍衛中英楚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