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題趙承旨畫羊》
全文:
三百群中見兩頭,依然禿筆掃驊騮。
朅來清遠吳興地,忽憶蒼茫敕勒秋。
南渡銅駝猶戀洛,西歸玉馬巳朝周。
牧羝落盡蘇卿節,五字河梁萬古愁。
參考注釋
三百
《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刑昺 疏:“按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後以“三百”指代《詩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詩集>序》:“文士得三百之義者,莫如 杜子美 。”參見“ 三百篇 ”。
中見
指中見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他每眾人多是地方中見。” 清 李漁 《慎鸞交·贈妓》:“喜得有箇中見,老兄若不信,只問貴相知便了。”《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只是這裡邊也要有一個人做箇中見,寫一張切切實實的借券,交與你執著。”
兩頭
(1) 兩端
甘蔗沒有兩頭甜
(2) 兩方面
我招誰惹誰了,弄得個兩頭受氣
依然
照往常,依舊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禿筆
筆尖脫毛而不合用的毛筆,比喻不高明的寫作能力
戲拈禿筆掃驊騮。——杜甫《題壁上韋偃畫馬歌》
驊騮
亦作“ 驊駵 ”。 周穆王 八駿之一。泛指駿馬。《荀子·性惡》:“驊騮騹驥纖離緑耳,此皆古之良馬也。” 楊倞 註:“皆 周穆王 八駿名。”《史記·秦本紀》:“ 造父 以善御幸於 周繆王 ,得驥、溫驪、驊駵、騄耳之駟,西廵狩,樂而忘歸。” 唐 耿湋 《上將行》:“櫪下驊騮思鼓角,門前老將識風雲。”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誌·井蛙驊騮》:“井蛙不可以語海,其見小也;驊騮不可以捕鼠,其用大也。小大雖殊,其不適用一也。” 清 李漁 《蜃中樓·義舉》:“恨不得一步驊騮騁到 瀟湘 。” 柳亞子 《叔老病中惠題<羿樓客籍>第一冊次韻奉和》:“搖筆書生盛唱酬,天馬行空似驊騮。”
王士禎名句,題趙承旨畫羊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