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方平的《崑山初秋觀稼回縣署與同寮及示姑蘇幕府》
全文:
邑民三萬家,四邊湖海繞。
家家勤穡事,市井商游少。
薦歲逢水沴,飢勞何擾擾。
我來忝撫字,見此心如搗。
去秋僅有年,膏田尚停潦。
今幸風雨調,皆話天時好。
春喜鵲巢低,夏更蟬聲早。
秧船拿參差,葑岸縈迴繚。
藝插暮更急,車響轉清曉。
紡筥猶掛壁,何暇張魚鳥。
我時行近郊,小艇穿萍藻。
渚長葭薍深,野沃𥝧稏倒。
孺子遠餉歸,閒暇顏色飽。
預喜省敲笞,租賦可時了。
歸來軒館靜,曠盪盈懷抱。
衙退人吏散,庭廡闃窈窈。
露筱映孤亭,風荷動幽沼。
置身木雁間,茲焉願終老。
顛蹶走榮利,況余拙非巧。
鱸膾飯紫芒,鵝脂酒清醥。
悵然懷友生,虛齋為誰掃。
參考注釋
置身
存身。謂自己處於某種環境或場合。 宋 陸游 《攜癭樽醉梅花下》詩:“肯從 放翁 來住山,誰雲置身不得所?” 清 曾國藩 《復劉霞仙中丞書》:“所居疑在 蓬島 之間,置身若在 周 秦 以前。” 陳毅 《陪巴西朋友訪杭州》詩:“置身如在畫屏中,景色 錢塘 傲太空。”
木雁
《莊子·山木》載: 莊子 行於山中,見大樹因不材而免於被人砍伐;後又見主人選殺不會鳴叫的雁以享客。弟子疑而問於 莊子 :“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 莊子 笑曰:“ 周 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這是古代道家全身遠禍的處世態度。後因以“木雁”比喻有才與無才。《南史·劉穆之檀道濟等傳論》:“ 道濟 始因録用,故得忘瑕;晚困大名,以至顛覆。 韶 祗 克傳胤嗣,其木雁之間乎。” 唐 權德輿 《八音詩》:“木雁才不才,吾知《養生主》。” 宋 黃庭堅 《贈無咎八音歌》:“木雁兩不居,相期無待游。” 清 陳大章 《戊子生日書懷》詩:“熊魚自古難兼味,木雁中間可置身。”
終老
指度過晚年;養老
為終老之計
張方平名句,崑山初秋觀稼回縣署與同寮及示姑蘇幕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