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新正曲宴外藩》
全文:
青韶瓊苑景,嫩日拂廬晨。
我有來朝客,群稱守土臣。
雕筵湑湛露,令節啟光春。
既許歡心洽,還遵禮數彬。
鵷班陪濟濟,鷺羽樂振振。
內外需和會,宗功逮後人。
參考注釋
鵷班
朝官的行列。 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調和鼎鼐理陰陽,位列鵷班坐省堂。” 明 沉鯨 《雙珠記·並拜榮升》:“分鎮 劍南西道 ,且喜名列鵷班。” 清 洪昇 《長生殿·罵賊》:“俺樂工卑濫,硜硜愚暗,也不曾讀書獻策,登科及第,向鵷班高站。”參見“ 鵷鷺 ”。
濟濟
(1).眾多貌。《詩·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濟濟。” 毛 傳:“濟濟,眾多也。” 唐 盧綸 《元日早朝呈故省諸公》詩:“濟濟延多士,躚躚舞百蠻。” 鄭觀應 《盛世危言·西學》:“數年之後有不人才濟濟者,吾不信也。”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廣場,已是人眾濟濟。”
(2).整齊美好貌。《詩·齊風·載驅》:“四驪濟濟,垂轡濔濔。”《隋書·音樂志中》:“昭昭車服,濟濟衣簪。”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二折:“空那般衣冠濟濟,狀貌堂堂,卻為甚偏嫌俺妓女,怕見婆娘?”
莊敬貌。濟,通“ 齊 ”。《詩·大雅·公劉》:“蹌蹌濟濟,俾筵俾幾。” 鄭玄 箋:“濟濟,士大夫之威儀也。”《管子·形勢解》:“濟濟者,誠莊事斷也。”《漢書·劉向傳》:“臣聞 舜 命九官,濟濟相讓,和之至也。”《隋書·音樂志上》:“其容穆穆,其儀濟濟。” 宋 司馬光 《乞罷詳定押班札子》:“朝廷不聞肅雍濟濟之風,數有變色分爭之醜,臣竊為陛下惜之。” 孫中山 《香港興中會章程》:“堂堂 華*國 ,不齒於列邦;濟濟衣冠,被輕於異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鷺羽
(1).白鷺的羽毛。古人用以製成舞具。《詩·陳風·宛丘》:“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毛 傳:“鷺鳥之羽,可以為翳。” 鄭玄 箋:“翳,舞者所持以指麾。”《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周郊祀樂章》:“雷鞀鷺羽今休用,玉戚相參正發揚。”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掉盪《雲門》發,蹁躚鷺羽振。”
(2).借指白鷺。 宋 葉適 《陳益謙輓詞》:“蛛絲委架詩書慍,鷺羽空陂菡萏愁。”
振振
(1).眾多貌;盛貌。《詩·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馬瑞辰 通釋:“振振,盛也。振振與下章繩繩、蟄蟄皆為眾盛,故《序》但以子孫眾多統之……《傳》訓為仁厚失之。” 陸德明 釋文:“振音真。”《後漢書·章帝八王傳贊》:“振振子孫,或秀或苗。” 唐 歐陽詹 《曲江池記》:“皇皇后辟,振振都人,遇佳辰於今月,就妙賞乎勝趣。” 明 宋濂 《題張如心初修譜敘後》:“積久愈昌,數世之後,將振振繩繩,懸龜繫魚,秉鈞當軸。” 清 惲敬 《贈光祿大夫陳公神道碑銘》:“自古高望華閥,品升於朝,門地著於天下,振振繩繩。”
(2).信實仁厚貌。《詩·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毛 傳:“振振,信厚也。” 陸德明 釋文:“振音真。”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廟碑》:“振振 薛公 ,惟德之造。” 明 張居正 《應制題百子圖》:“應知皇澤遠,麟趾自振振。”
(3).群飛貌。《詩·魯頌·有駜》:“振振鷺,鷺於下。” 毛 傳:“振振,羣飛貌。” 宋 葉適 《葉君宗儒墓志銘》:“鴻冥冥, 芙蓉 之上;鷺振振, 黃塘 之下。”
(4).驕矜貌。《公羊傳·僖公九年》:“ 葵丘 之會, 桓公 震而矜之,叛者九國。震之者何?猶曰振振然。” 何休 註:“亢陽之貌。”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振振》:“《公羊》 葵丘 之會, 桓公 振振然。振振,矜誇也。”
(5).戰慄。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太陽病中》:“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意林》引《太公金匱》:“ 堯 居民上,振振如臨深淵; 舜 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 唐 李鹹用 《春*宮詞》:“眼光滴滴心振振,重瞳不轉憂生民。”
乾隆名句,新正曲宴外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