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張仲深的《謝易之自京回遺余文物七品各賦律詩一首謝之(七首)·四·其四·宣文閣筆》

全文:
霜毫拔月出句吳,分贈多應進貢餘。
筵閣校經資檢討,管城錫號自中書
九重綸綍曾參贊,三輔英雄藉薦除。
今日茅齋陪硯席,且供鉛槧沐方諸。

張仲深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經資

念經的報酬。《水滸傳》第七一回:“其餘道眾收得經資,收拾醮器,四散下山去了。”

檢討

(1) 找出缺點錯誤,做自我批評

(2) 查看;搜檢

管城

管城子。 宋 楊萬里 《霜寒》詩之二:“只緣 青女 降,便與管城疎。” 明 陸樹聲 《清暑筆談》:“士大夫胸中無三斗墨,何以運管城?” 清 陳維崧 《酬許元錫》詩:“昨宵飽看 冒 家燈,一寸管城老龍渴,掀髯狂作 許生 歌,食紙春蠶響不歇。”參見“ 管城子 ”。

錫號

賜予封號。《史記·三王世家》:“使諸侯王封君得推恩分子弟戶邑,錫號尊建百有餘國。” 唐 杜甫 《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太夫人》詩:“濟時瞻上將,錫號戴慈親。”

中書

(1).皇宮中的藏書。亦特指宮中記事的書。《漢書·儒林傳·孔安國》:“ 成帝 時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為《百兩》徵,以中書校之,非是。” 顏師古 註:“中書,天子所藏之書也。”《後漢書·伏湛傳》:“ 永和 元年,詔 無忌 與議郎 黃景 校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家、藝術。” 李賢 註:“中書,內中之書也。”《三國志·吳志·孫亮傳》“日於苑中習焉” 裴松之 注引《吳歷》:“ 亮 數出中書視 孫權 舊事。”

(2).官名。中書令的省稱。 漢 設中書令,掌傳宣詔令,以宦者為之,後多任用名望之士。《漢書·蕭望之傳》:“ 望之 以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 晉 庾亮 《讓中書令表》:“國恩不已,復以臣領中書。” 隋 唐 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俱為宰相,後因以中書稱宰相。《宋史·葉清臣傳》:“陛下欲息奔競,此繫中書。若宰相裁抑奔競之流,則風俗惇厚,人知止足。” 清 洪昇 《長生殿·賄權》:“中書獨坐攬朝權,看炙手威風赫烜。”

(3).官名。中書舍人的省稱。 隋 、 唐 時為中書省的屬官。 明 清 廢中書省,於內閣設中書舍人,掌撰擬、繕寫之事。《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中書的班次,進士是一途,監生是一途。”《官場現形記》第五三回:“他就湊了千把銀子,捐了個內閣中書。”

(4).官署名。 唐 代的中書省、 宋 代的政事堂,亦直稱為“中書”。 唐 白居易 《和裴相公傍水閒行絕句》:“行尋春水坐看山,早出中書晚未還。”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文潞公 在樞府,嘗一日過中書,與 荊公 行至題下。”

(5).毛筆的別稱,“中書君”的省稱。《剪燈餘話·武平靈怪錄》:“早拜中書事 祖龍 , 江淹 親向夢中逢。”參見“ 中書君 ”。

張仲深名句,謝易之自京回遺余文物七品各賦律詩一首謝之(七首)·四·其四·宣文閣筆名句

詩詞推薦

  • 滿江紅

    丁黼宋代〕梅臘賓春,瑞煙滿、華堂馥郁。還又祝、屏垂彩帨,觴稱醽醁。南浦西山開壽域,朱簾畫棟調新曲。慶彩衣、龍節
  • 哀梅麓樓寺丞

    釋文珦宋代〕道與時人背,多因得所深。文章知古印,忠孝一生心。棘冷難承澤梅殘只在林。空門翻有淚,斷斷是知音。
  • 還丹復命篇·其四·五言十六首

    薛道光宋代〕一二三四五,南辰對北辰。虎龍含碧玉,金木孕珠珍。雲散家家月,花開處處春。幾多雲外客,儘是世間人。
  • 伍主簿輓詞

    樓鑰宋代〕好賢元不減緇衣,客到公家如所歸。二浙聲名三鶚薦,四山風物一翬飛。桑榆冉冉身先蛻,蘭玉森森家正肥。人有
  • 極目亭

    徐次鐸宋代〕幾點歸舟破暮煙,數行雁字落霞邊。世間安得王摩詰,為寫琴川作輞川。
  • 宿雲檐

    乾隆清代〕天畔閒雲去若飛,何曾檐際有雲歸。邇來雨不雨皆可,消得崇情閱化機。
  • 答人乞碧蘆

    邵雍宋代〕草有可嘉者,莫將蕭艾儔。扶疏全類竹,蒼翠特宜秋。風雨聲初入,江湖思莫收。無功濟天下,藉此一淹留。
  • 朝中措(次聰父韻)

    張元乾宋代〕花陰如坐木蘭船。風露正娟娟。翠蓋匝庭芳影,青蛟平地飛涎。春撩狂興,香迷痛飲,中聖中賢。攜取一枝同夢,
  • 頌古四十首·其十六

    釋守珣宋代〕野鴨群飛勢莫留,瞥然一過已高秋。和聲搊著平生痛,短綆毋勞系鼻頭。
  • 九華山

    丁謂宋代〕宿月鷗鳧立淺沙,落花蘆荻露人家。天寒夜靜長無物,一片清江浸九華。
    筵閣校經資檢討,管城錫號自中書 詩詞名句
筵閣校經資檢討,管城錫號自中書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