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何吾騶的《勝好亭二首·其一》
全文:
春風駘宕石獅崖,萬木森森景自佳。
山好未須高雁盪,水流是處似秦淮。
醉來忘卻金魚袋,夢去空傳玉燕釵。
陶謝同游真不忝,臨風吾欲賦無懷。
參考注釋
忘卻
不記得;忘記
金魚袋
(1).魚袋的一種。金飾,用以盛放金魚符。 唐 制,三品以上官員佩金魚袋。 宋 代無魚符,官員公服則系魚袋於帶而垂於後,但不復如 唐 之符契。 唐 元稹 《秋分日祭百神文》:“皇帝遣通議大夫行內侍省常侍、賜紫金魚袋李某,祭於百神之靈。”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釋俗》:“近世授觀察使者不帶金魚袋。初名臣 錢若水 拜觀察使,佩魚自若,人皆疑而問之。 若水 勌於酬辯,録 唐 故事一番在袖中,人問者,輙示之。”參閱《新唐書·車服志》、《宋史·輿服志五》。
(2).比喻高官顯爵。 宋 梅堯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聞南捷》詩:“腰佩金魚服金帶,榻前拜跪稱聖皇。” 明 鄭若庸 《玉玦記·侵南》:“手中持玉節,腰下佩金魚,脫卻戎服。” 清 唐孫華 《次韻答倪草亭》之二:“逢時休羨金魚佩,對景思傾藥王船。”
玉燕釵
釵名。《洞冥記》卷二:“神女留玉釵以贈帝,帝以賜 趙婕妤 。至 昭帝 元鳳 中,宮人猶見此釵。 黃諃 欲之。明日示之,既發匣,有白燕飛昇天。後宮人學作此釵,因名玉燕釵,言吉祥也。” 唐 李白 《白頭吟》:“頭上玉燕釵,是妾嫁時物。” 宋 毛滂 《踏莎行》詞:“玉燕釵寒,藕絲袖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綵絲系虎》:“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古詩云:‘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何吾騶名句,勝好亭二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