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雲棲》
全文:
一碧萬竿翠,雙流百折澄。
竹泉行盡處,門徑得來登。
磬禮悲心佛,疇咨苦行僧。
鍾魚守本色,拳拂謝多能。
矮屋常妨帽,明珠不斷燈。
蓮池家法在,六字括三乘。
參考注釋
心佛
(1).佛教語。心中之佛。《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眾生心佛,還自教化眾生。”
(2).佛教語。心與佛。 清 龔自珍 《誦得生淨土陀羅尼記數簿書後》:“心佛不二門,如 大勢至菩薩 説。”
疇咨
亦作“ 疇諮 ”。《書·堯典》:“帝曰:‘疇咨若時登庸。’” 孔 傳:“疇,誰;庸,用也。誰能鹹熙庶績,順是事者,將登用之。”後以“疇咨”為訪問、訪求之意。《漢書·武帝紀贊》:“ 孝武 初立……遂疇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晉書·司馬虓傳》:“若朝之大事,廢興損益,每輒疇諮。” 唐 獨孤及 《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詩:“天子方在宥,朝廷張四維。料君能獻可,努力副疇咨。”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二:“沖聖當陽,疇咨 方 召 ,東南再造,悉畀元臣。”
苦行僧
苦修的僧侶。常用以指極力克制欲望、物質生活非常刻苦的人。 宋 蘇軾 《與元老侄孫書》之二:“老人與 過 子相對,如兩苦行僧耳,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清 曹寅 《山礬》詩:“婆娑自比 小山 桂,寂寞甘同苦行僧。” 胡*喬*木 《痛惜之餘的願望》:“共*產主義者不是苦行僧。我們的自我犧牲的目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不是自己(更不必說別人)的痛苦,而是人民(當然也包括自己)的幸福。”
乾隆名句,雲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