琬琰赤刀視子孫,比肩苕華見堯讓

乾隆古玉璧歌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古玉璧歌》

全文:
謂玉中國本有乎,藍田徒名鮮玉狀。
謂玉中國本無乎,和闐名始炎劉創。
其前谷蒲傳周璧,玉自何來琢工匠。
而況此璧非谷蒲,樸素制在姬周上。
琬琰赤刀視子孫,比肩苕華見堯讓
穆然曾弗事雕幾,數千年浸黃白絳。
其質羊脂亦間露,肉好原合考工樣。
天地精英星宿芒,夫豈世代可論尚。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琬琰

(1).琬圭、琰圭。《書·顧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孔 傳:“大璧琬琰之圭為二重。” 蔡沉 集傳:“琬琰,圭名。”

(2).為碑石之美稱。 唐玄宗 《孝經序》:“寫之琬琰,庶有補於將來。” 宋 蘇軾 《賀林待制啟》:“箸書已成,特未寫之琬琰;立功何晚,會當收之桑榆。”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寫諸琬琰,播 狼胥 瀚海 之聲;炳若丹青,掩 麟閣 雲臺 之美。”

(3).泛指美玉。《楚辭·遠遊》:“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 洪興祖 補註:“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淮南子·說山訓》:“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雖廉者弗釋。” 南朝 梁 劉峻 《辨命論》:“火炎 崐 岳,礫石與琬琰俱焚;嚴霜夜零,蕭艾與芝蘭共盡。” 唐 韓愈 《送窮文》:“攜持琬琰,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 明 楊珽 《龍膏記·觖望》:“花明寶鈿,光浮琬琰,是 廣寒 仙媛,合配風流時彥。”

(4).比喻品德或文詞之美。 漢 東方朔 《七諫·自悲》:“厭白玉以為面兮,懷琬琰以為心。”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懷抱之內,吐琳瑯於毛墨之端。”《南史·劉遵傳》:“文史該富,琬琰為心;辭章博贍,玄黃成采。” 元 鄧文原 《奉題延祐宸翰詩》:“官聯天府璇璣象,帝闡河圖琬琰文。”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史閣部書》:“今倥傯之際,忽捧琬琰之章。”

(5).玉液。 晉 王嘉 《拾遺記·周穆王》:“﹝ 西王母 ﹞共玉帳之高會,薦清澄琬琰之膏以為酒。” 元 張之翰 《一字硯賦》:“以藉古錦,以盛蟾蜍,以滴琬琰。”

赤刀

寶刀。《書·顧命》:“越玉五重,陳寶,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在西序。” 孔穎達 疏:“上言陳寶,非寶則不得陳之,故知赤刀為寶刀也。”《文選·張衡<西京賦>》:“ 東海 黃公 ,赤刀 粵 祝,冀厭白*虎,卒不能救。” 李善 註:“《西京雜記》曰: 東海 人 黃公 ,少時能幻,制蛇御虎,常佩赤金刀。”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所謂千里之足,困於鹽車之下;赤刀之鑛,不經 歐冶 之門者也。”

子孫

(1) 兒子和孫子

子孫荷擔者三夫。——《列子·湯問》

(2) 泛指後代

子孫相繼為王。——《戰國策·趙策》

(3) 又

子孫侯者。

人主之子孫。

遠者及其子孫。

比肩

並肩,也比喻地位相等

比肩而立。——《漢書·路溫舒傳》

與同郡陸遜、 卜靜等比肩齊聲矣。——《三國志·吾粲傳》

苕華

美玉名。《竹書紀年》卷上:“ 癸 命 扁 伐 山民 , 山民 進女於 桀 二人,曰 琬 曰 琰 。後愛二人。女無子焉,斵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 琬 ,華是 琰 。”後以指德容美好的女子。 明 徐復祚 《投梭記·鬻女》:“果是玉無瑕,休言價,願將白璧聘苕華。” 清 龔自珍 《乙酉得漢鳳紐白玉印喜極賦詩》:“ 夏後 苕華刻, 周王 重璧臺。”

乾隆名句,古玉璧歌名句

詩詞推薦

琬琰赤刀視子孫,比肩苕華見堯讓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