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賢的《和陶詩·歲暮和張常侍》
全文:
歲華倏雲暮,空山響寒泉。
與君闊別來,莫遂同話言。
霜菊既雲謝,松桂亦已繁。
四時更代易,氣運良無愆。
齊君一何謬,悽然泣牛山。
遂令偷生者,乃欲鍊九還。
我久遠塵俗,肯使虛名纏。
及時須行樂,何必窮百年。
知非勿憚改,見善宜速遷。
一盛還一衰,物理固其然。
參考注釋
四時
(1).四季。《易·恆》:“四時變化而能久成。”《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
(2).指一年四季的農時。《逸周書·文傳》:“無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淮南子·本經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漢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參見“ 四時舞 ”。
代易
更替;輪流。《新唐書·杜兼傳》:“ 德宗 既厭兵,大抵刺史重代易,至歷年不徙。” 宋 曾鞏 《請改官制前預令諸司次比整齊架閣版籍等事札子》:“臣切恐施行之際,新舊代易之初,庶工之間,或吏屬因循,或簿書緣絶,其於督察漏略,檢防散逸,彌綸之體,不可不早有飭戒。” 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敘》:“德懷二三之臣,負眾自用,令之不從、召之不至者尚數十,皆束衽來庭,代易奔走,如水湊下。”
氣運
命運;氣數
無愆
亦作“ 無諐 ”。1.沒有過失。《書·說命下》:“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 漢 蔡邕 《太傅胡公碑》:“﹝公﹞彌綸古訓,貫萬品,研精微,用補前臣之所闕,十年而無愆。”《後漢書·韋彪傳》:“故大鴻臚 韋彪 ,在位無愆,方欲録用,奄忽而卒。”
(2).沒有喪失。《文選·王粲<贈士孫文始>詩》:“庶茲永日,無諐厥緒。” 呂延濟 註:“諐,失;厥,其;緒,業也。”
(3).沒有超過。《宋書·顧覬之傳》:“﹝ 覬之 ﹞乃以其意命弟 願 著《定命論》,其辭曰:‘……貧豪莫差,修天無爽,有允瑣辭,無愆鄙説,統而言之,孰往非命!’”
李賢名句,和陶詩·歲暮和張常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