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再題和闐玉鏤九鵪鶉小屏》
全文:
良工追琢制精球,義自長沙策里求。
三至叮嚀附五業,六端矩度示千秋。
九方久也未宜忽,鵪喻安焉要在謀。
詎此清防資悅目,返躬敢不切先憂。
參考注釋
三至
(1).三條原則;三項法則。《荀子·議兵》:“所以不受命於主有三,可殺而不可使處不完,可殺而不可使擊不勝,可殺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謂三至。” 楊倞 註:“至謂一守而不變。”《大戴禮記·主言》:“ 曾子 問:‘敢問何謂三至?’ 孔子 曰:‘至禮不讓而天下治,至賞不費而天下之士説,至樂無聲而天下之民和。’”
(2).《戰國策·秦策二》:“ 費 人有與 曾子 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 曾子 母曰:‘ 曾參 殺*人。’ 曾子 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 曾參 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 曾參 殺*人。’其母懼,投杼踰牆而走。”後以“三至”謂謠言多次傳播,也會產生影響。《後漢書·班超傳》:“身非 曾參 而有三至之讒,恐見疑於當時矣。” 三國 魏 曹植 《當牆欲高行》:“讒言三至,慈母不親。” 唐 元稹 《戒勵風俗德音》:“語稱訕上之非,律有慝名之禁,皆所以防三至之毀,重兩造之明。” 明 張居正 《答司空雷古》:“幸逢英明之主,不揣綿力,欲一舉而振之,乃以此致恨於羣小,流言不啻於三至矣。”
(3).謂以游兵不時出入敵境,使敵困憊。《管子·參患》:“故凡用兵之計,三驚當一至,三至當一軍,三軍當一戰。” 石一參 今詮:“三至者,以游兵不時出入敵境,彼來則我退,彼退則我往,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誤之也。”
叮嚀
叮囑,告誡
乃叮嚀而去。——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矩度
(1).泛指計量長度和角度的用具。 宋 陸游 《建寧府尊勝院佛殿記》:“ 懷素 坐裂瓦折桷腐柱頽垣之間,召工人持矩度,謀增大其舊。”
(2).規矩法度。《宋史·理宗紀一》:“出入殿庭,矩度有常。” 明 歸有光 《與沉敬甫書》:“大概謂 欽甫 經學多超悟,文字未能卓然得古人矩度耳。” 清 黃宗羲 《張仁庵古本大學說序》:“立身制行,粹然儒者之矩度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離騷》﹞較之於《詩》,則其言甚長,其思甚幻,其文甚麗,其旨甚明,憑心而言,不遵矩度。”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乾隆名句,再題和闐玉鏤九鵪鶉小屏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