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路、曾說頻年,聚米量沙運宵幄

杜文瀾蘭陵王·哭和雨亭將軍師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杜文瀾的《蘭陵王·哭和雨亭將軍師》

全文:
大星落。
淒斷千營戍角。
金陵路、曾說頻年,聚米量沙運宵幄
岩疆寄鎖鑰。
誰覺。
前籌借錯。
長城壞、風雨黯天,鴉陣層層亂巢幕。
功名儷褒鄂。
記皖岫揚鞭,湘岸橫槊。
無端月冷南飛鵲。
看海上潮怒,子胥攜手,忠魂幽渺甚處托。
盼歸夢京洛。
才薄。
薦慚鶚。
念夜草軍符,磨盾如昨。
銘勛待拜麒麟閣。
奈玉帳秋偃,令威歸鶴。
西州沉痛,感舊淚,袖暗濯。

杜文瀾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金陵

(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別稱。 戰國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滅 越 後在今 南京市 清涼山 ( 石城山 )設 金陵邑 。 南朝 齊 謝朓 《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麗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金陵 昔時何壯哉!,席捲英豪天下來。”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州 (今 江蘇省 鎮江市 )。 唐 李紳 《宿瓜州》詩:“煙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動搖。” 唐 杜牧 《杜秋娘》詩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馮集梧 註:“……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 王楙 《野客叢書·北固甘羅》:“ 趙璘 《因話録》言 李勉 至 金陵 ,屢讚 招隱寺 標緻。蓋時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珪 陵墓。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故 盛樂城 西北。《魏書·太祖紀》:“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上諡 宣武皇帝 ,葬於 盛樂 金陵 。”

(4).指 四川 銅陵山 。 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書》:“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蔣清翊 注引《後漢書·公孫述傳》註:“ 蜀 有 銅陵山 。”

頻年

連續幾年

頻年災旱

聚米

(1).《後漢書·馬援傳》:“ 援 因説 隗囂 將帥有土崩之埶,兵進有必破之狀。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埶,開示眾軍所從道逕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後因以“聚米”比喻指劃形勢,運籌決策。 北周 庾信 《太子少保豆盧公神道碑》:“城壘畫地,山林聚米。” 唐 劉知幾 《史通·點煩》:“是以聚米為谷,賊虜之虛實可知;畫地成圖,山川之形勢易悉。” 明 陳瑚 《李映碧廷尉遺地圖》詩:“入 關 無復 蕭丞相 ,聚米空思 馬伏波 。” 清 錢謙益 《<佟氏幽憤錄>序》:“時 佟公 為諸生與同舍 楊生 崑仁 籌邊料敵,畫灰聚米,慨然有掃犁之志。”

(2).米堆。形容矮小。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登月館以望四海三山,皆如聚米縈帶者矣。”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北臨 恆碣 ,猶如聚米;南望 荊衡 ,纔同覆簣。”

量沙

《南史·檀道濟傳》:“ 道濟 時與 魏 軍三十餘戰多捷,軍至 歷城 ,以資運竭乃還。時人降 魏 者具説糧食已罄,於是士卒憂懼,莫有固志。 道濟 夜唱籌量沙,以所餘少米散其上。及旦, 魏 軍謂資糧有餘,故不復追,以降者妄,斬以徇。”後以“量沙”為安定軍心,迷惑敵人之典。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見邊庭乏餉,軍士呼庚,主帥量沙,怕的是飢軍一潰擾中華。” 清 趙翼 《前接雨村觀察續寄詩話又接來書再次寄答》詩:“擣虛拔幟晨趨壁,救敗量沙夜唱籌。”

杜文瀾名句,蘭陵王·哭和雨亭將軍師名句

詩詞推薦

金陵路、曾說頻年,聚米量沙運宵幄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