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方歸覆冒,一意願安和

乾隆圓明園四十景詩·其十三·萬方安和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圓明園四十景詩·其十三·萬方安和》

全文:
作室軒而豁,當年志若何。
萬方歸覆冒,一意願安和
觸景懷承器,瞻題仰偃波。
九年遺澤在,四海尚謳歌。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萬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態多種多樣

儀態萬方

(3) 種種方法;各個方面

覆冒

(1).蒙蓋;掩蔽。《漢書·谷永傳》:“黃濁四塞,覆冒京師,申以大水,著以震蝕。”《晉書·天文志上》:“天確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魄焉在下,有居靜之體。當相覆冒,方則俱方,員則俱員。” 宋 曾鞏 《瀛州興造記》:“是日大雨,公私暴露,倉儲庫積,無所覆冒。”

(2).誣陷。 漢 劉向 《列女傳·齊威虞姬》:“即陷難中,有司受賂,聽用邪人,卒見覆冒,不能自明。” 漢 王符 《潛夫論·述赦》:“淑人君子為讒佞利口所加誣覆冒。”

(3).蔭庇。 宋 司馬光 《復常膳聽樂允批答》:“朕秉德不明,陰陽謬戾,旱暵為災,辜及元元。為人父母,不能保養覆冒以厚其生。”

意願

願望;心愿

表達了人民的意願

安和

(1).安定和平;安定和睦。《晏子春秋·問上三》:“未免乎危亂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國,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亂也。”《韓詩外傳》卷五:“百姓皆懷安和之心,而樂戴其上。”《北齊書·魏收傳》:“自 魏 、 梁 和好,書下紙每云:‘想彼境內寧靜,此率土安和。’” 唐 元結 《夏侯岳州表》:“公能清正寬恕,靜以理之,故其人安和而服説,為當時法則。”《元典章·禮部六·五世同居旌表其門》:“今後五世同居安和者旌表其門。”

(2).安詳平和。《漢書·杜延年傳》:“ 延年 為人安和,備於諸事,久典朝政,上任信之,出即奉駕,入給事中,居九卿位十餘年。”《南史·王僧辯傳》:“母姓 魏氏 ,性甚安和,善於綏接,家門內外莫不懷之。” 清 包世臣 《再與楊季子書》:“ 介甫 詞完氣健,饒有遠勢; 子固 茂密安和,而雄強不足。”

(3).平安,安好。 唐 韓愈 《與大顛師書》:“孟夏漸熱,惟道體安和。” 宋 范仲淹 《與中舍書》之十:“今日 錢主簿 來領書,知尊候安和。”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八:“思慮清靜,步履輕健,寢寐安和。”

(4).猶晴和,溫和。《雲笈七籤》卷二六:“天氣安和,芝草常生。”

乾隆名句,圓明園四十景詩·其十三·萬方安和名句

詩詞推薦

  • 早春會王逵主人得蓬字

    李端唐代〕今年華鬢色,半在故人中。欲寫無窮恨,先期一醉同。綠叢猶覆雪,紅萼已凋風。莫負歸山契,君看陌上蓬。
    萬方歸覆冒,一意願安和 詩詞名句
  • 七十感懷三首·其三

    方仁淵〔清代〕生無可述死無名,敢謂岐黃一隙明。笑我參苓方亂寫,問誰藥石論持平。漫言仁術康斯世,只恐庸才禍此氓。一過
  • 對月

    乾隆清代〕春月對宜山,夏月對宜水。于山何處宜,宜莫過於此。萬嶺斂夕煙,一輪朗漢涘。幾望光為吉,過雨淨如洗。岩齋
  • 觀世音贊六首

    黃庭堅宋代〕海岸孤絕補陀岩,有一眾生圓正覺。八萬四千清淨眼,見塵勞中華藏海。八萬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涅盤
    萬方歸覆冒,一意願安和 詩詞名句
  • 鸜鵒

    俞灝宋代〕守黑元知分,能言亦任真。人知不可食,我得自全身。牛背煙村畫,烏群野水春。從教鸚鵡貴,籠終媚宮嬪。
  • 陳翰卿招集烏山同許伯綸康孟擔楊任道作

    佘翔明代〕卜築南山下,開尊醉薜蘿。蘭投湘女佩,雪和郢人歌。海岳窗中盡,樓台樹杪多。翛然髮長嘯,揮手亂星河。
  • 聞江南得雨

    乾隆清代〕吳下昨秋稔,浙災近呼庚。牽連告糴多,米價卒未平。黃梅今歲沾,早稻擔石盈。邇聞夏杪旱,晚田苦久晴。南望
  • 含清齋

    乾隆清代〕一所溪齋水四圍,野橋隱隱駕波飛。軒如畫乃生而動,境擬仙乎是也非。稀到自因鮮餘暇,每憑無不引清機。片時
  • 贈別水雲翁

    周弼宋代〕離離雙鬢似秋蓬,慣逐沙鷗與斷鴻。漂母磯頭春水闊,扁舟何處系東風。
    萬方歸覆冒,一意願安和 詩詞名句
  • 道士

    貫休唐代〕花島相逢滿袖雲,藉花論道過金巾。騰騰又入仙山去,只恐是青城丈人。
萬方歸覆冒,一意願安和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