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圓明園四十景詩·其十三·萬方安和》
全文:
作室軒而豁,當年志若何。
萬方歸覆冒,一意願安和。
觸景懷承器,瞻題仰偃波。
九年遺澤在,四海尚謳歌。
參考注釋
萬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態多種多樣
儀態萬方
(3) 種種方法;各個方面
覆冒
(1).蒙蓋;掩蔽。《漢書·谷永傳》:“黃濁四塞,覆冒京師,申以大水,著以震蝕。”《晉書·天文志上》:“天確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魄焉在下,有居靜之體。當相覆冒,方則俱方,員則俱員。” 宋 曾鞏 《瀛州興造記》:“是日大雨,公私暴露,倉儲庫積,無所覆冒。”
(2).誣陷。 漢 劉向 《列女傳·齊威虞姬》:“即陷難中,有司受賂,聽用邪人,卒見覆冒,不能自明。” 漢 王符 《潛夫論·述赦》:“淑人君子為讒佞利口所加誣覆冒。”
(3).蔭庇。 宋 司馬光 《復常膳聽樂允批答》:“朕秉德不明,陰陽謬戾,旱暵為災,辜及元元。為人父母,不能保養覆冒以厚其生。”
意願
願望;心愿
表達了人民的意願
安和
(1).安定和平;安定和睦。《晏子春秋·問上三》:“未免乎危亂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國,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亂也。”《韓詩外傳》卷五:“百姓皆懷安和之心,而樂戴其上。”《北齊書·魏收傳》:“自 魏 、 梁 和好,書下紙每云:‘想彼境內寧靜,此率土安和。’” 唐 元結 《夏侯岳州表》:“公能清正寬恕,靜以理之,故其人安和而服説,為當時法則。”《元典章·禮部六·五世同居旌表其門》:“今後五世同居安和者旌表其門。”
(2).安詳平和。《漢書·杜延年傳》:“ 延年 為人安和,備於諸事,久典朝政,上任信之,出即奉駕,入給事中,居九卿位十餘年。”《南史·王僧辯傳》:“母姓 魏氏 ,性甚安和,善於綏接,家門內外莫不懷之。” 清 包世臣 《再與楊季子書》:“ 介甫 詞完氣健,饒有遠勢; 子固 茂密安和,而雄強不足。”
(3).平安,安好。 唐 韓愈 《與大顛師書》:“孟夏漸熱,惟道體安和。” 宋 范仲淹 《與中舍書》之十:“今日 錢主簿 來領書,知尊候安和。”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八:“思慮清靜,步履輕健,寢寐安和。”
(4).猶晴和,溫和。《雲笈七籤》卷二六:“天氣安和,芝草常生。”
乾隆名句,圓明園四十景詩·其十三·萬方安和名句
名句推薦
風流貴家公子,記夢裡瓊樓,穩跨蒼鸞
王惲《鳳凰台上憶 * 簫 為張孝先紫簫賦,系亡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