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載觀寶穡可望登秋回憶望雲慰悚並集言之不足更成是篇》
全文:
夏至過無雨,旱太甚常年。
勞苦實乏術,用敢呼籲天。
甘霖乃大霈,自近達遠阡。
屈指兩月內,景槩又異前。
虞潦冀再澍,情懷屢變遷。
行時駕啟蹕,乃歷觀大田。
早種已吐穗,遲種亦蔚然。
百分中之一,下隰實澇焉。
亦復為之惜,尋思安得全。
設旱再五日,赤地千里綿。
此懼可回思,此慰益勉旃。
參考注釋
亦復
(1).也。表示同樣。《後漢書·霍諝傳》:“至於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均也。”《世說新語·言語》“ 德操 曰”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半途而廢者居多,差釐毫而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終不免被吞併,企業界中亦復如此。”
(2).又。《世說新語·德行》“我何顏謝 桓公 ”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一門之內,有忠與孝,亦復何恨!”
尋思
想;思考
得全
(1).獲得保全。《莊子·達生》:“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漢書·刑法志》:“如此,則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專殺,法無二門,輕重當罪,民命得全。”《新唐書·裴度傳》:“ 度 得全,天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計自去年十月至今,孤軍在萬里外陷重圍者三月,卒得全。”
(2).謂人臣事君之禮無所失。《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得全全昌,失全全亡。” 司馬貞 索隱:“得全,謂人臣事君之禮全具無失,故云得全也。”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臣聞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3).指完全具備。 清 張芳 《黛史》:“聲有逞焉,容有佚焉,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
乾隆名句,載觀寶穡可望登秋回憶望雲慰悚並集言之不足更成是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