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袒袈裟頻喻法,欲從高座證歸宗

岑徵紅白各半蓮花·其六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岑徵的《紅白各半蓮花·其六》

全文:
淡妝濃抹總天工,兩象收歸一氣中。
太白青霜明紫閣,洞庭秋水下丹楓。
臨池對影奇生偶,背面聞香色是空。
偏袒袈裟頻喻法,欲從高座證歸宗

岑徵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偏袒

(1) ∶偏護一方

法官偏袒被告

(2) 解衣袒露一臂,解衣露肉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戰國策·燕策》

袈裟

和尚披的法衣,由許多長方形布片拼綴而成

高座

古羅馬長方會堂端頭的一個高台,特別作為執政官的正式席位,通常位於一個半圓形凹室中

歸宗

(1).古代謂出嫁婦女,父母雖亡,也得回家省問,以示不絕於宗族。《儀禮·喪服》:“婦人雖在外,必有歸宗。” 鄭玄 註:“父雖卒,猶自歸宗……不自絶於其族類也。”

(2).古時已出嫁的婦女因夫死而回到娘家,或年限女婿(招女婿的一種)回至本家。《詩·邶風·燕燕》“之子于歸,遠送於野” 毛 傳:“歸,歸宗也。” 唐 韓愈 《盧君墓志銘》:“母夫人既終,育幼弟與歸宗之妹,經營勤甚,未暇進仕也。” 元 無名氏 《冤家債主》第三折:“我無兒不使婦,你兩個可也有爺和娘在家裡,不如收拾了一房一臥,各自歸宗去罷。”《元典章·戶部三·籍冊》:“﹝年限女婿﹞歸宗與父兄同家住坐。”

(3).出嗣異姓別支或流落在外的人,還歸本宗。《新唐書·許王素節傳》:“因詔外繼嗣王者皆歸宗。”《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你﹞認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我認定你是哥哥,兩口同聲當官去告理,一定斷還歸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九回:“只要你果然官做大了,可以呈請歸宗的。”

(4).物歸原主。《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環為舊物,箭亦歸宗。”

(5).猶歸結。 謝覺哉 《三三制的理論與實際》:“一切都歸宗於一點:民主習慣,遵守決議,不以私害公。” 郭沫若 《答教育三問》:“一句話歸宗,讓青年自由自在的發展便是最好的領導。”

岑徵名句,紅白各半蓮花·其六名句

詩詞推薦

偏袒袈裟頻喻法,欲從高座證歸宗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