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復聞山東得雨》
全文:
東省疾苦形,時縈寤與寐。
三春況無雨,更切如傷思。
邇者天心回,膏澤屢沾暨。
二麥固薄收,禾黍尚可植。
此間近望霖,憂懷殊不置。
去歲幸有秋,閭閻餘蓄積。
較之齊魯間,殿屎未雲至。
在彼徒誠禱,詎假天龍意。
來茲正苦旱,佳音乃郵致。
無言獨增愁,稍慰轉生愧。
參考注釋
二麥
大麥、小麥。《宋書·武帝紀》:“今二麥未晚,甘澤頻降,可下東境郡,勤課墾殖。”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三:“二麥俱秋斗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 清 鈕琇 《觚賸·廣東月令》:“﹝正月,﹞二麥黃。”
薄收
收成不好。 宋 范成大 《冬舂行》:“去年薄收飯不足,今年頓頓炊白玉。”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 吳 越 之田,苦於賦役之困累; 齊 晉 之田,苦於水旱之薄收;可畜田者,惟 閩 廣 耳。”
禾黍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芻秣的栽培;由芻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謁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尚可
合格的,能通過檢查的
乾隆名句,復聞山東得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