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力力振動地戶天關,嚇的我撲撲的膽戰心寒

元無名氏南呂·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鏖兵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元無名氏的《南呂·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鏖兵》

全文:
牛羊猶恐他驚散,我子索手不住緊遮攔。
恰才見槍刀軍馬無邊岸,嚇的我無人處走,走到淺草里聽,聽罷也向高阜處偷睛看。
感皇恩。
吸力力振動地戶天關,嚇的我撲撲的膽戰心寒
那槍忽地早剌中彪軀,那刀亨地掘倒戰馬,那漢撲地搶下征鞍。
俺牛羊散失,您可甚人馬平安。
把一座介休縣,生扭做枉死城,卻翻做鬼門關。
採茶歌。
敗殘軍受魔障,得勝將馬奔頑,子見他歪剌剌趕過飲牛灣。
盪的那卒律律紅塵遮望眼,振的這滴溜溜紅葉落空山。

元無名氏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吸力力

象聲詞。形容摧毀聲。 元 無名氏 《來生債》第三折:“赤歷歷那電光掣一天家火塊,吸力力雷霆震半壁崩崖。”

振動

物體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線或曲線往返顫動,有一定的時間規律和周期

無規則振動

地戶

(1).地的門戶。古代傳說天有門,地有戶,天門在西北,地戶在東南。因稱地之東南為“地戶”。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天運歷紀,千歲一至, 黃帝 之元,執辰破巳,霸王之氣,見於地戶。”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 吳 越 二邦,同氣同俗,地戶之位,非 吳 則 越 ,乃入 越 。”《河圖括地象》:“天不足西北,地不足東南。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天門無上,地戶無下。”原註:“天不足西北,是天門;地不足東南,是地戶。” 唐 楊炯 《益州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序》:“銀衡用九,天門厭西北之荒;銅蓋虛三,地戶坼東南之野。”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史記四·越王勾踐世家》:“ 春秋 時,能病 楚 者 吳 ,能病 吳 者 越 ,以其當地戶也。”

(2).泛指大地。 唐 王勃 《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粵若真無混沌,抱一氣於天門;象化童蒙,構三靈於地戶。”

(3).土地的所有者。 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藝文下》:“地戶有荒地一段,招佃常數十家。”

(4).租種他人土地的人家。猶佃戶。 蕭軍 《八月的鄉村》七:“好歹我們是地東、地戶多年了,平常誰對誰不對……全是有個擔待的。” 蕭紅 《生死場》四:“我們是地東、地戶,哪有看著過去的?”

(5).道教稱人的鼻子。《黃庭內景經·若得》:“日月飛行六合間,帝鄉天中地戶端。” 梁丘子 註:“鼻為上部之地戶。”

天關

(1).猶天門。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雍樂》:“迴日轡,動天關。” 唐 孟郊 《杏殤》詩之七:“靈鳳不銜訴,誰為叩天關。” 宋 葉適 《贈祈雨妙闍黎》詩:“旁搜潭洞攪龍蟄,鞭雷走電開天關。”

(2).指地勢險要的關隘。 唐 杜甫 《後苦寒行》之一:“蠻夷長老畏苦寒, 崑崙 天關凍應折。”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 胡書巢 ……《朝天峽》云:‘側目望天關,閣道更渺茫。’”

(3).指宮廷。 唐 皎然 《覽史》詩:“嘉謀匡帝道,高步游天關。”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九:“天關啟鑰趨朝後,侍史焚香起草初。” 清 唐孫華 《舟雨遣悶》詩之二:“卻笑儒生思獻賦,欲持片紙撼天關。”

(4).星名。稱角星。《晉書·天文志上》:“二十八舍東方角二星為天關,其間天門也,其內天庭也。”

(5).星名。北辰。《文選·揚雄<長楊賦>》:“ 高祖 奉命,順斗極,運天關。” 李善 註:“《天官星占》曰:‘北辰一名天關。’又《星經》曰:‘牽牛神一名天關。’”

(6).星名。稱春三月的斗星。《太公金匱》:“春三月斗星為天關。”

(7).星名。稱冬月的奎星。《太公金匱》:“冬月奎星為天關。”

撲的

(1).忽然。形容快速。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一折:“忽的呵弓開秋月,撲的呵箭飛金電,脫的呵馬過似飛熊。”

(2).象聲詞。形容碰撞的聲音。《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只做不聽,走進角門,撲的關了。”

膽戰心寒

猶“膽戰心驚”。形容十分害怕的樣子

諸將見李逵等殺了這一陣,眾人都膽戰心寒,不敢出戰。——《水滸傳》

元無名氏名句,南呂·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鏖兵名句

詩詞推薦

吸力力振動地戶天關,嚇的我撲撲的膽戰心寒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