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造的《餞趙伯衛趙有詩次其韻》
全文:
雪後垂楊裊綠絲,郵亭折贈訴違離。
明朝月地嗟分影,勝日風流此一時。
白合論詩成夢境,清湖載酒有心期。
樽前擬倩如椽筆,細與邦人寫去思。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如椽筆
典出《晉書·王珣傳》:“ 珣 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諡議,皆 珣 所草。”後遂以“如椽筆”比喻筆力雄健。猶言大手筆。 宋 楊萬里 《送羅永年歸永豐》詩:“所喜如椽筆,能揮卻日戈。老夫留病眼,看子中文科。” 明 郭貞順 《上俞將軍》詩:“欲為將軍紀戰績,天家自有如椽筆。” 陳毅 《題<長征會師圖>》詩:“感謝母子如椽筆,寫來懸掛人民之心間。”參見“ 大手筆 ”。
邦人
(1).國人;百姓。《書·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築之。”按,《史記·魯世家》作“國人”。 宋 沉遼 《和穎叔西園春宴》:“太守樂邦人,縱觀迨時豊。” 清 方文 《東湖行》:“郡縣有司既草草,邦人好事者亦少。”
(2).諸侯。《詩·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諸友。” 毛 傳:“邦人諸友,謂諸侯也。”
(3).鄉里之人;同鄉。《韓詩外傳》卷十:“臣 麥丘 之邦人。” 宋 梅堯臣 《南陽謝紫微輓詞》之三:“里社當存祀,邦人定立碑。” 明 高啟 《死亭灣》詩:“邸吏驚赤綬,邦人候朱輪。” 清 吳廷華 《沉孝子行》:“我友哭子幾喪明,邦人請旌留孝名。”
去思
謂地方士民對離職官吏的懷念。語出《漢書·何武傳》:“欲除吏,先為科例以防請託,其所居亦無赫赫名,去後常見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去思一借之情,愈久彌結。” 宋 歐陽修 《與韓忠獻王書》:“ 廣陵 嘗得明公鎮撫,民俗去思未遠。” 郁達夫 《留別同學》詩:“ 魯君 不解封 東嶽 ,莫立豐碑作去思。”
陳造名句,餞趙伯衛趙有詩次其韻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樽前擬倩如椽筆,細與邦人寫去思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