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龍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全文:
團團明月花,冉冉柳枝腰。
未入鴛鴦被,心長似火燒。
見面知何益,聞名憶轉深。
拳攣荷葉子,未得展蓮心。
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
若教親玉樹,情願作蒹葭。
門路穿茶焙,房門映竹煙。
會須隨鹿女,乞火到窗前。
不是求心花,都緣愛綠珠。
何須同泰寺,然後始為奴。
既為金界客,任改淨人名。
願掃琉璃地,燒香過一生。
素腕撩金索,輕紅約翠紗。
不如欄下水,終日見桃花。
第一龍花女,相憐是阿誰。
好魚輸獺盡,白鷺鎮長飢。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會須
(1).適逢需要。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桓宣武 北征, 袁虎 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 袁 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2).應當。 唐 項斯 《山友贈蘚花冠》詩:“會須尋道士,簪去遶霜壇。” 元 王惲 《平湖樂》曲:“會須滿載,百壺春酒,撾鼓盪風猗。” 沉礪 《送窮》詩:“會須立馬 崑崙 上,散髮披襟唱《大風》。”
鹿女
佛經中所說的仙女。事見《雜寶藏經·鹿女夫人緣》:“有國名 婆羅柰 國中有山,名曰仙山。時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恆於石上。後有精氣,墮小行處,雌鹿來舐,即便有娠。日月滿足,來至仙人所,生一女子,端正殊妙,唯腳似鹿,梵志取之養育長成……此女足跡,皆生蓮華。” 唐 王維 《游感化寺》詩:“雁王銜果獻,鹿女踏花行。”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昭亭山廣教院文鑒大士喜予往還》:“捧膳溪童絜,銜花鹿女香。”
乞火
(1).求取火種。《淮南子·覽冥訓》:“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 唐 王維 《游悟真寺》詩:“買香燃緑桂,乞火踏紅蓮。” 清 吳偉業 《堇山兒》詩:“父言急去牽兒衣,母言乞火為兒炊作糜。”
(2).《漢書·蒯通傳》:“里婦夜亡肉,姑以為盜,怒而逐之。婦晨去,過所善諸母,語以事而謝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請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爭鬭相殺,請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婦。故里母非談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還婦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適可。臣請乞火於 曹相國 。”後因用“乞火”為向人說情、推薦的典故。 唐 杜牧 《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薦 衡 昔日知 文舉 ,乞火無人作 蒯通 。” 宋 徐鉉 《吳王隴西公墓志銘》:“投杼致慈親之惑,乞火無里婦之辭。” 清 談遷 《北游錄·紀聞上》:“側足含吝,乞火絶望於鄰姬;曳尾懷安,熱中久冷於漁父。”
李群玉名句,龍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