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共擬探幽去,如何踏雪來。
不知蘿月下,曾否蓽門開。
行跡餘芳草,留題覓古苔。
冷然清興盡,何異剡溪回。
詩詞問答
問:《林陽仲攜諸子月夜過訪余走逆城南不值賦此寄之》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灰韻
參考注釋
探幽
(1).探索深奧的事理。《後漢書·陳寵傳》:“陛下探幽析微,允執其中,革百載之失,建永年之功。” 晉 潘尼 《釋奠頌》:“探幽窮賾,溫故知新。”
(2).探尋幽境。 五代 齊己 《送僧游龍門香山寺》詩:“君到 香山寺 ,探幽莫損神。” 清 喬萊 《湘口》詩:“探幽更向 愚溪 去,野性偏宜鷗鷺羣。”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踏雪
行走在雪地上
踏雪尋梅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詩:“白露月下團,秋風枝上鮮。” 前蜀 韋莊 《搗練篇》:“臨風縹緲疊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蓮賦》:“張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煙際。” 元 劉因 《採石圖》詩:“平生曾有 金陵 夢,似記扁舟月下歸。” 清 阮大鋮 《燕子箋·雙逅》:“閃得我月下星前,獨自孤單。”
(2).指月下老人。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月下傳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權作主婚。”參見“ 月下老人 ”。
蓽門
用竹荊編織的門。常指房屋簡陋破舊。《孔叢子·抗志》:“亟臨蓽門,其榮多矣。” 唐 王維 《山居即事》詩:“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清 錢謙益 《投老》詩:“投老經年掩蓽門,清齋佛火自晨昏。”
行跡
見“ 行跡 ”。
亦作“ 行跡 ”。亦作“ 行蹟 ”。1.經行的足跡。 晉 張協 《雜詩》之一:“房櫳無行跡,庭草萋以緑。”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晉 簡文 為撫軍時,所坐牀上塵不聽拂,見鼠行跡,視以為佳。” 唐 韋應物 《擬古詩》之一:“驅車背鄉園,朔風卷行跡。” 清 吳偉業 《打冰詞》:“新戍 雲中 千騎馬,橫津直渡無行跡。”
(2).比喻行動的蹤跡。 羅文坊 《“向心掃蕩”的破滅》:“儘管 日 寇如何狡猾,最終還是沒有發現我邊區領導機關的行跡所在。”
亦作“ 行跡 ”。亦作“ 行蹟 ”。事跡;行為。《東觀漢記·平原懷王勝傳》:“ 平原王 葬, 鄧太后 悲傷,命史官述其行跡,為傳誄,藏於王府。”《後漢書·皇后紀序》:“故考列行跡,以為《皇后本紀》。” 清 姚鼐 《河南孟縣知縣新城魯君墓表》:“君少讀書,慕古人行蹟。” 沙汀 《丁跛公》:“他把她們看成空氣一樣,一點也不因此檢點一下自己的行跡。”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註:“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留題
參觀或遊覽時寫下觀感、意見等
留題本
冷然
(1).形容涼爽;寒涼。 元 揭傒斯 《饒隱君墓志銘》:“花氣襲衣,竹陰滿地,使人冷然忘歸。” 明 何景明 《秋夜》詩:“冷然感秋思,況復聽征鴻。”《紅樓夢》第六六回:“ 湘蓮 聽了,冷然如寒冰侵骨。”
(2).形容超脫、冷淡的神情。 宋 蘇軾 《葉濤致遠見和二首複次其韻》:“永謝湯火厄,冷然超無方。” 魯迅 《花邊文學·過年》:“古 埃及 的奴隸們,有時也會冷然一笑。這是蔑視一切的笑。” 茅盾 《追求》二:“何必如此神經過敏?你不是對於世事的蜩螗已經很能冷然處之而不悲觀么?” 丁玲 《韋護》第一章一:“ 韋護 冷然望著他,略帶點可笑的神氣。”
(1).形容聲音清越。 唐 盧綸 《割飛二刀子歌》:“日試曾磨 漢水 邊,掌中恄慄聲冷然。”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實境》:“情性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冷然希音。”一本作“ 泠然 ”。
(2).輕妙的樣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王褒 構采,以密巧為致,附聲測貌,冷然可觀。”一本作“ 泠然 ”。
清興
清雅的興致。 唐 王勃 《山亭夜宴》詩:“清興殊未闌,林端照初景。” 元 張可久 《小梁州·訪杜高士》曲:“ 飛來峯 下樹青青,添清興,流水玉琴橫。” 清 林則徐 《中秋炮台眺月》詩:“ 南陽 尚書清興發,約我載酒同扁舟。” 朱自清 《海行雜記》:“晚上他們要打牌,你去了足以打擾他們的清興;他們必也恨恨不平的。”
何異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與某物某事沒有兩樣。 漢 賈誼 《鵩鳥賦》:“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晉 張協 《七命》:“今公子違世陸沉,避地獨竄……愁洽百年,苦溢千歲,何異促鱗之游汀濘,短羽之棲翳薈。”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八:“歲暮等淪落,何異蒿與蓬?” 毛 * 《向 * 的十點要求》:“以此制憲,何殊官樣文章。以此行憲,何異 * 。”
剡溪
水名。 曹娥江 的上游。在 浙江 嵊縣 南。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 。” 明 許時泉 《午日吟》:“我是箇 子猷 乘興到 剡溪 ,你似箇 遠 老忘情過 虎谿 。”參閱《太平寰宇記》卷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