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芙蓉城(並敘)》
全文:
世傳王迥子高,與仙人周瑤英游芙蓉城。
元豐元年三月,余始識子高,問之信然,乃作此詩。
極其情而歸之正,亦變風止乎禮義之意也。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珠簾玉樓翡翠屏,雲舒霞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雲淡疏星。
往來三世空釒柬形,竟坐誤讀《黃庭經》。
天門夜開飛爽靈,無復白日乘雲軿。
俗緣千劫磨不盡,翠被冷落淒余馨。
因過緱山朝帝廷,夜聞笙簫弭節聽。
飄然而來誰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欞。
忽然而去不可執,寒衾虛幌風泠泠。
仙宮洞房本不扃,夢中同躡鳳凰翎。
徑渡萬里如奔霆,玉樓浮空聳亭亭。
天書雲篆誰所銘,繞樓飛步高竛竮。
仙風鏘然韻流鈴,蘧蘧形開如酒醒,芳卿寄謝空丁寧。
一朝覆水不返瓶,羅巾別淚空熒熒。
春風花開秋葉零,世間羅綺紛膻腥。
此生流浪隨滄溟,偶然相值兩浮萍。
願君收視觀三庭,勿與嘉穀生蝗螟。
從渠一念三千齡,下作人間尹與邢。
參考注釋
緱山
即 緱氏山 。指修道成仙之處。 唐 白居易 《吳興靈鶴贊》:“ 遼水 一去, 緱山 不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負》:“ 薛能 尚書題集後曰:‘縱有 緱山 也無益,四方聯絡盡蛙聲。’”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因此上 箕山 掛瓢, 緱山 弄簫。”參見“ 緱氏山 ”。
帝廷
(1).朝廷。《史記·孝武本紀》:“鼎宜見於祖禰,藏於帝廷,以合明應。” 宋 蘇轍 《賀張宣徽知青州啟》:“伏審入覲帝廷,榮加使秩,遂解南籥,作鎮東藩。”
(2).古天文學上指太微垣。《史記·天官書》:“大角者,天王帝廷。其兩帝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攝提。”《漢書·李尋傳》:“少微處士,為比為輔,故次帝廷,女宮在後。”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言少微四星在太微次。太微為天帝廷。女宮謂軒轅星也。”
笙簫
笙和簫。泛指管樂器。 唐 曹唐 《小遊仙詩》:“忽聞下界笙簫曲,斜倚紅鸞笑不休。” 宋 張子野 《清平樂》詞:“曲池斜度鸞橋,西園一片笙簫。” 清 袁於令 《西樓記·砥志》:“那知我粉冷絮塵,脂凍桃花,不理舊時笙簫。”
弭節
(1).駐節,停車。節,車行的節度。《楚辭·離騷》:“吾令 羲和 弭節兮,望 崦嵫 而勿迫。” 洪興祖 補註:“弭,止也。” 馬茂元 註:“弭節,猶言停車不進。” 南朝 宋 顏延之 《祭屈原文》:“訪懷沙之淵,得捐珮之浦,弭節 羅 潭,艤舟 汨 渚。” 宋 蘇軾 《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候吏報君來,弭節江之湄。” 明 歸有光 《東隅說》:“弭節乎 暘谷 之地,總轡乎 扶桑 之墟。” 清 黃遵憲 《度遼將軍歌》:“自從弭節駐 雞林 ,所部精兵皆百鍊。”
(2).少停,一會兒。《文選·宋玉<高唐賦>》:“飛鳥未及起,走獸未及發,弭節奄忽,蹄足灑血。” 李周翰 註:“弭節,猶少時也,言鳥獸未及遠飛走,少時之間,蹄足之上皆以灑血。”
(3).駕馭車子。《文選·張衡<東京賦>》:“ 大丙 弭節, 風后 陪乘。” 薛綜 注引 高誘 曰:“二人, 太乙 之御也。” 三國 魏 曹植 《應詔》詩:“將朝聖王,匪敢晏寧,弭節長騖,指日遄征。” 唐 虞世南 《從軍行》之二:“ 塗山 烽候驚,弭節度 龍城 。” 唐 韋應物 《寄大梁諸友》詩:“分竹守南 譙 ,弭節過 梁 池。”
蘇軾名句,芙蓉城(並敘)名句
名句推薦
世界淒涼,可憐生個淒涼女
秋瑾《如此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