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辰翁的《摸魚兒(今歲海棠遲開半月,然一夕如雪,無飲余者,賦此寄恨。)》
全文:
是他家、絳唇翠袖,可容卿有功否。
相思不到胭脂井,只隔東林煙柳。
春去又。
漫一夜東風,吹得花成舊。
無人舉酒。
但照影堤流,圖他紅淚,飄灑到襟袖。
人間事,大半歸謀諸婦。
不如意十八*九。
敲門夜半窺園李,赤腳玉川驚走。
何處有。
更炙燭風流,看到人歸後。
休休回首。
笑舊日園林,佺巢蜀錦,處處可攜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不到
(1)
不足,少於…
不到四分鐘駛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師抱怨那個孩子不到學校上課
(3)
不周到
我們是粗人,照顧不到,請多原諒
胭脂井
亦作“臙脂井”。即 南朝 陳 景陽宮 的 景陽井 ,故址在今 南京市 。 隋 兵南下, 後主 與妃 張麗華 、 孔貴嬪 並投此井,卒為 隋 人牽出,故又名 辱井 。井有石欄,呈紅色,好事者附會為胭脂所染,呼為 胭脂井 。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誌·記金陵登覽》:“ 辱井 者,三人俱投之井也,在寺之南。甚小而水可汲,意其地良是,而井則可疑。世傳二妃將墜,淚漬石欄,故石脈類臙脂,俗又呼 臙脂井 。” 元 薩都剌 《滿江紅·金陵懷古》詞:“《玉樹》歌殘秋露冷, 胭脂井 壞寒螿泣。” 清 趙翼 《莫愁湖》詩:“始憐百尺 胭脂井 ,不及雙棲玳瑁梁。” 林學衡 《訪胭脂井》詩:“ 胭脂井 底無情水,忍把江山換美人。”
東林
(1).東邊的樹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詩》之一:“孤雲出北山,宿鳥驚東林。” 唐 杜甫 《舍弟占歸草堂檢校卿示此詩》:“東林竹影薄,臘月更須栽。”
(2).指 廬山 東林寺 。 唐 張喬 《送僧鸞歸蜀寧親》詩:“高名徹西國,舊跡寄 東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慶寺華社主省常上人》詩:“任夸西掖吟紅藥,何似 東林 種白蓮。”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閒園即事寄暕公》詩:“欲就東林寄一身,尚憐兒女未成人。”參見“ 東林寺 ”。
(3).指 明 末東林黨。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傳》:“公暇時,時共 攀龍 講學, 魏廣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東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樹‘東林’之幟。”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但是,‘疾惡太嚴’,‘操之過急’, 漢 的清流和 明 的“東林”,卻正以這一點傾敗。”參見“ 東林黨 ”。
(4).指東林書院。 清 趙翼 《寄題同年項任田青士居祠堂》詩:“ 東林 威標榜, 鄒 顧 屹山斗。” 清 黃遵憲 《己亥續懷人詩》:“尋遍 東林 南北部,一家鉤黨古無人。”參見“ 東林書院 ”。
煙柳
亦作“煙柳”。煙霧籠罩的柳林。亦泛指柳林、柳樹。 唐 張仲素 《春遊曲》之一:“煙柳飛輕絮,風榆落小錢。” 宋 惠洪 《青玉案·和賀方回韻》詞:“緑槐煙柳長亭路,恨取次分離去,日永如年愁度。” 元 張可久 《小桃紅·春深》曲:“一汀煙柳鎖春宵,添得楊花鬧。” 清 沉雄 《金明池·秣陵懷古》詞:“最傷心,煙柳 臺城 ,儘巷口 烏衣 ,興亡難訴。”
劉辰翁名句,摸魚兒(今歲海棠遲開半月,然一夕如雪,無飲余者,賦此寄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