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吟

作者:石寶 朝代:明代

秋風吟原文

驚飆振修麓,槁葉下喬林。

怒號捲積靄,急轉楊輕砧。

翩翩孤鳳雛,託身芳樹陰。

中夜感簫韶,激烈發清音。

下有抱貞士,聞之援素琴。

一彈南山高,再彈流水深。

離鸞與別鶴,嘹唳聲相尋。

律呂轉清切,壯懷佇蕭森。

誰言人生貴,無異巢中禽。

得時應春鳴,遇寒亦哀吟。

萬動各有息,睹物悟人心。

服我敝縕袍,安知辟寒金。

詩詞問答

問:秋風吟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秋風吟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侵韻 出處:熊峰集卷一

參考注釋

驚飆

突發的暴風;狂風。 三國 魏 曹植 《吁嗟篇》:“卒遇迴風起,吹我入雲間……驚飆接我出,故歸彼中田。” 宋 周邦彥 《端鶴仙》詞:“驚飆動幕,扶殘醉繞紅藥。” 清 譚嗣同 《公宴》詩:“驚飆下纖雲,瑤瑟聲為哀。”

驚飇:同“ 驚飆 ”。 漢 張衡 《南都賦》:“足逸驚飇,鏃析毫芒。” 宋 司馬光 《奉同何濟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劇呈同舍》詩:“何時驚飇來,掃蕩天地清。” 清 李調元 《送舍人徐蒸遠回南》詩:“驚飇淒以肅,凍雪欲封瓦。”

驚飈:同“ 驚飆 ”。 晉 殷仲文 《解尚書表》:“洪波振壑,川無恬鱗;驚飈拂野,林無靜柯。” 元 揭傒斯 《湖南憲使盧學士移病歸潁》詩:“驚飈卷飛轍,寥落從此始。” 清 紀昀 《風土》詩之十九:“驚飈相戒避 三泉 ,人馬輕如一葉旋。”

喬林

喬木林,一種從種子生長起來的森林;亦指樹木高大的叢林

怒號

大聲號叫

冬天,北風怒號

急轉

突然轉身;突然改變方向

急轉向門

翩翩

(1) 運動自如、鳥飛輕疾的樣子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唐·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翩翩舞姿

(2) 舉止灑脫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兩騎來是誰。——唐· 白居易《賣炭翁》

(3) 形容風采、文辭的美好

元瑜書記翩翩。—— 三國魏· 曹丕《與吳質書》

鳳雛

小鳳凰。喻年少而將有作為的人

龐統有鳳雛之稱

託身

(1).寄身;安身。 唐 劉長卿 《小鳥篇上裴尹》:“銜花縱有報恩時,擇木誰容託身處。” 宋 孔平仲 《西行》詩:“鞅掌未能逃物役,乾坤何處託身安。” 明 宋濂 《瑞安吳門三貞母墓版文》:“為汝之計,莫若託身勢家而心存 吳氏 。” 鄭振鐸 《海燕》:“託身於浮宅之上,賓士於萬頃海濤之間。”

(2).猶托生。 清 李漁 《蜃中樓·結蜃》:“有兩個頑仙,一雙玄女,偶犯小過,謫落人間。那頑仙託身,一個姓 柳 ,一個姓 張 。”參見“ 托生 ”。

樹陰

由樹葉提供的遮蔽陽光的地面

中夜

半夜。《書·冏命》:“怵惕惟厲,中夜以興,思免厥愆。” 孔 傳:“言常悚懼惟危,夜半以起。”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唐 杜牧 《投知己書》:“自十年來,行不益進,業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將赴重慶贈陳此生感懷》詩:“中夜起徘徊,寒螿何淒切!”

簫韶

(1). 舜 樂名。《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晉 葛洪 《抱朴子·安貧》:“萬鈞之為重,衝飈不能移,《簫韶》未九成,靈鳥不紆儀也。” 明 汪廷訥 《廣陵月》第二出:“梨園職掌,寵倖徼天上,論《簫韶》九成奚讓,試看彩鳳來儀,太平有象。”

(2).泛指美妙的仙樂。 唐 李紳 《憶夜直金鑾殿承旨》詩:“月當銀漢玉繩低,深聽簫韶碧落齊。”

激烈

(1)

(2) 劇烈

激烈爭辯

(3) 聲音高亢激昂;激越

激烈的演說

清音

(1) 清越的聲音;清亮的聲音

山水有清音

(2) 發音時聲帶不振動的音,如國語語音中的 p、t、k、f、s等

貞士

志節堅定、操守方正之士。《韓非子·守道》:“託天下於 堯 之法,則貞士不失分,姦人不徼幸。” 唐 李翱 《薦所知於徐州張僕射書》:“茲有 平昌 孟郊 ,貞士也。” 清 顧炎武 《贈路光祿太平》詩:“不侵貞士諾,逾篤故人情。”

素琴

不加裝飾的琴。《禮記·喪服》:“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終也,以節制者也。” 漢 秦嘉 《留郡贈婦詩》之三:“芳香去垢穢,素琴有清聲。”《晉書·隱逸傳·陶潛》:“﹝ 陶潛 ﹞性不能音,而蓄素琴一張,弦徽不具。” 唐 李白 《古風》之五五:“安識紫霞客,瑤臺鳴素琴。”

南山

指終南山,在陝西省西安市南

流水

(1) 流動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銷售額

流水收入

(3) 立即;趕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說

離鸞

比喻與配偶分開的人

離鸞別鳳煙梧中。——李賀《湘妃》

別鶴

(1).即《別鶴操》。 南朝 齊 謝朓 《琴》詩:“是時操《別鶴》,淫淫客淚垂。” 明 劉基 《獨不見》詩:“有人抱瑟上高閣,坐對粧臺彈《別鶴》。”

(2).喻離散的夫婦。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三:“寧作野中之雙鳧,不願雲間之別鶴。”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鏡里,孤鸞別鶴之哀;竹死城崩, 杞婦 湘妃 之怨。”

嘹唳

形容聲音響亮淒清。 南朝 齊 謝朓 《從戎曲》:“嘹唳清笳轉,蕭條邊馬煩。” 唐 陳子昂 《西還至散關答喬補闕知之》詩:“葳蕤蒼梧鳳,嘹唳白露蟬。” 宋 梅堯臣 《范饒州夫人輓詞》之一:“江邊有孤鶴,嘹唳獨傷神。” 清 陳維崧 《天香·中元感舊》詞:“許多流鶯聲細,似啼猿 楚 峽嘹唳。” 王亞平 《塑像》詩:“嘹唳的候雁,結隊飛向南方。”

相尋

(1).相繼;接連不斷。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詩之一:“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北史·源賀傳》:“ 陳 將 吳明徹 寇 淮 南, 歷陽 、 瓜步 相尋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轍相尋,曾不知戒,內閣耳目猶人有先機議處,以肅戎行者乎?”

(2).尋訪;找尋。 唐 韋瓘 《周秦行紀》:“今夜風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尋,況又遇嘉賓,不可不成一會。” 宋 朱熹 《麗澤堂》詩:“感君懷我意,千里夢相尋。”《水滸傳》第十九回:“到得那裡,相尋著 吳用 、 劉唐 船隻,合做一處。”

律呂

(1).古代校正樂律的器具。用竹管或金屬管制成,共十二管,管徑相等,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管叫做“律”;成偶數的六個管叫做“呂”,合稱“律呂”。後亦用以指樂律或音律。《國語·周語下》:“律呂不易,無姦物也。” 漢 馬融 《長笛賦》:“律呂既和,哀聲五降。” 唐 翁洮 《和方乾題李頻莊》詩:“猶憑律呂傳心曲,豈慮星霜到鬢根。” 郭沫若 《創造十年》五:“風聲和 博多灣 的海濤,十里松原的松濤,一陣一陣的捲來……那正是一起一伏的律呂。”

(2).比喻準則、標準。 唐 韓愈 《進撰平淮西碑文表》:“至於臣者,自知最為淺陋,顧貪恩待,趨以就事,叢雜乖戾,律呂失次。” 宋 洪适 《<元氏長慶集>原跋》:“今之所編,頗又律呂乖次。惜矣,舊規之不能存也。” 黃中黃 《孫逸仙》:“其人誠 亞 東之珍寶,其言誠革命之律呂哉。”

清切

(1).清貴而切近。指清貴而接近皇帝的官職。 漢 劉楨 《贈徐幹》詩:“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無由宣。” 唐 白居易 《夏日獨直寄蕭侍御》詩:“憲臺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舊翰林學士,地勢清切,均不兼他務。” 清 吳偉業 《送沉繹堂太史之官大梁》詩:“唯留詩句滿 長安 ,清切長宜禁近官。”

(2).形容聲音清亮急切。 唐 王昌齡 《宴南亭》詩:“城樓空杳靄,猿鳥備清切。” 宋 陳師道 《晚泊》詩:“清切臨風笛,深明隔水燈。” 清 顧炎武 《又酬傅處士次韻》:“清切頻吹 越石 笳,窮愁猶駕 阮生 車。”

(3).清晰準確;真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又詩人綜韻,率多清切;《楚辭》辭 楚 ,故訛韻實繁。” 宋 嚴羽 《滄浪詩話·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以禪喻詩,莫此清切。”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顏淵篇二十》:“ 尹 氏之言,特發 程子 之意,而分貼經文,尤為清切。” 冰心 《寄小讀者》二二:“八月十五中秋節,滿月的銀光之下,說著蟾蜍玉兔的故事,何其清切?”

清涼而急劇。指秋時之氣。《素問·五常政大論》:“其侯清切。” 王冰 註:“清,大涼也;切,急也,風聲也。” 於天星 按:“秋時之氣也。”

壯懷

豪壯的胸懷。 唐 韓愈 《送石處士赴河陽幕》詩:“風雲入壯懷,泉石別幽耳。” 宋 辛棄疾 《賀新郎》詞:“我輩從來文字飲,怕壯懷激烈須歌者。” 明 張煌言 《海上》詩之一:“浩氣填胸星月冷,壯懷裂髮鬼神愁。” 清 龔自珍 《別直隸布政使同年托公》詩:“三十年華四牡騑,每談宦轍壯懷飛。”

蕭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蕭森。” 宋 司馬光 《又和董氏東園檜屏石床》:“密葉蕭森翠幕紆,蹔來猶恨不長居。” 明 何景明 《懷化驛芭蕉》詩:“孟夏日初赫,蕭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燦爛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蕭森。”

(2).草木凋零衰敗貌。 唐 張九齡 《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詩:“江城何寂歷,秋樹亦蕭森。” 宋 陸游 《秋思絕句》:“一片雲深更作陰,東軒草樹共蕭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國後園》詩之二:“天空遠水明秋岸,梧葉蕭森楓樹殘。” 魯迅 《無題》詩:“風波一浩蕩,花樹已蕭森。”

(3).陰森。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一:“玉露凋傷楓樹林, 巫山 巫峽 氣蕭森。” 寧調元 《游白雲歸感賦四律並柬同游諸子》:“夜氣蕭森十里堤,出門可有上天梯。” 徐遲 《入峽記》:“ 巫山 突然挺立兩側,何止十二峰。陽光被奪,氣象蕭森。”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無異

沒有差異;相同

在爭論中又翻老賬,無異於火上加油

得時

(1).獲得時機。《國語·越語下》:“得時不成,反受其殃。”《後漢書·馮衍傳上》:“且 衍 聞之,得時無怠。”

(2).順應天時;適合時令。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宋 曾鞏 《桐樹》詩:“得時花葉鮮,照影清泉助。”

(3).遇合機緣;行時走運。 唐 李涉 《六嘆》詩序:“清江、白雲、孤山、遠嶼,皆得時之人吟詠性情耳。” 宋 范仲淹 《四德說》:“夫亨者……於人為得時茂勛,於國為聖賢相遇。”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摘抄·史四》:“ 錢文通 ……曾在內學堂教書, 懷恩 太監出其門下,後 恩 得時,遂援引以至要路。”《白雪遺音·馬頭調·窩娼》:“得時的二爺們把帖換,威風凜嚴。”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縕袍

以亂麻為絮的袍子。古為貧者所服。《論語·子罕》:“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 由 也與?” 朱熹 集註:“緼,枲著也;袍,衣有著者也。蓋衣之賤者。” 漢 桓寬 《鹽鐵論·貧富》:“ 原憲 之緼袍,賢於 季孫 之狐貉。”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五:“屣履詠《南風》,緼袍笑華軒。” 唐 杜甫 《大雨》詩:“執熱乃沸鼎,纖絺成緼袍。” 清 唐孫華 《雪·次東坡聚星堂韻禁體物語》:“凌兢野老緼袍單,狂喜兒童屐齒折。”

辟寒金

相傳 三國 魏明帝 時, 昆明國 進貢嗽金鳥,鳥吐金屑如粟。宮人爭以鳥吐之金飾釵珮,謂之“辟寒金”。見 晉 王嘉 《拾遺記·魏》。 唐 許渾 《贈蕭鍊師》詩:“還磨照寶鏡,猶插辟寒金。”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詞:“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鬆,醒時空對燭花紅。” 明 陳與郊 《昭君出塞》:“守宮砂點臂猶紅,襯階苔履痕空緑,辟寒金照腕徒黃。”一說,嗽金鳥居於避寒台,故鳥所吐之金謂之“辟寒金”。參閱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一說,鳥不畏寒,故稱。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羽篇》。

詩詞推薦

秋風吟原文_秋風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