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汪元量的《水龍吟 淮河舟中夜聞宮人琴聲》
全文:
鼓鞞驚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風雨。
歌闌酒罷,玉啼金泣,此行良苦。
駝背模糊,馬頭匼匝,朝朝暮暮。
自都門燕別,龍艘錦纜,空載得、春歸去。
目斷東南半壁,悵長淮、已非吾土。
受降城下,草如霜白,淒涼酸楚。
粉陣紅圍,夜深人靜,誰賓誰主。
對漁燈一點,羈愁一搦,譜琴中語。
參考注釋
漁燈
漁船上的燈火。 唐 皮日休 《釣侶》詩之二:“煙浪濺篷寒不睡,更將枯蚌點漁燈。” 宋 柳永 《安公子》詞:“認去程將近,舟子相呼,遙指漁燈一點。” 清 陸藻 《七月宿近華浦》詩:“暝色忽蒼涼,漁燈出蘆菼。” 郁達夫 《沉淪》八:“他在海邊上走了一會,看看遠岸的漁燈,同鬼火似的在那裡招引他。”
一點
(1) 漢字的一種筆畫。常指書畫中的點畫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量
做一點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點,不及其餘
(4) 一小時
下午一點
羈愁
亦作“羇愁”。旅人的愁思。 南朝 齊 江孝嗣 《北戍琅琊城》詩:“薄暮苦羈愁,終朝傷旅食。” 宋 歐陽修 《<宛陵先生詩集>序》:“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迺徒發於蟲魚物類羇愁感嘆之言,世徒喜其工而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行色一鞭催去馬,羈愁萬斛引新詩。” 清 納蘭性德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詞:“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螿。”
一搦
一握;一把。形容纖細。 唐 李百藥 《少年行》:“千金笑裡面,一搦掌中腰。”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解舞的腰肢,瘦嵓嵓的一搦。”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繡鞋兒剛半拆,柳腰兒勾一搦。”
中語
宮中例不外傳的言語。《漢書·外戚傳下·馮昭儀》:“太后還謂左右:‘此迺中語,前世事,吏何用知之?’” 顏師古 註:“中語,謂宮中之言語也。”
汪元量名句,水龍吟 淮河舟中夜聞宮人琴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