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豐的《題安子承讀易堂》
全文:
卦辭爻辭易之注,孔子讀之悟其故。
彖辭象辭易之疏,孔子作之志其悟。
懸知孔子大悟時,太虛中不掛一絲。
與易為一自不知,奚以卦辭爻辭為。
渠無孔子大機械,所恃囁嚅三尺喙。
象彖爻辭從領會,其如猶有卦辭在。
誠使時習能絕編,安知日新不忘筌。
著腳還超九師先,回頭更勘三畫前。
參考注釋
誠使
假使。 宋 王安石 《上人書》:“所謂辭者,猶器之有刻鏤繪畫也,誠使巧且華,不必適用;誠使適用,亦不必巧且華。”
時習
(1).經常溫習。語出《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一說,按時溫習。見 楊伯峻 譯註。 唐 白居易 《省試性習相遠近賦》:“是以君子稽古於時習之初,辯惑於成性之所。”
(2).經常練習。 明 劉基 《擬連珠》之五四:“學必潛心,然後可以有得;藝能時習,然後不為徒勞。”
日新
日日更新。《易·繫辭上》:“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孔穎達 疏:“其德日日增新。”《禮記·大學》:“ 湯 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晉 張華 《勵志詩》:“進德脩業,暉光日新。” 宋 王禹偁 《答張知白書》:“如足下之文實亦鮮得,況可畏之年,日新之業,僕安敢測其涯涘乎?” 鄭觀應 《易言·火器》:“惟火器既日出日新,購用宜慎之又慎。”
忘筌
(1).忘記了捕魚的筌。比喻目的達到後就忘記了原來的憑藉。語出《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通“ 筌 ”。 晉 何劭 《贈張華》詩:“奚用遺形骸,忘筌在得魚。” 唐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獨*夫常獨泣,多士已忘筌。”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始大悟,不覺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2).引申喻不值得重視的事或物。 唐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詩:“曾向空門學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 元 王禎 《農書》卷二二:“資爾屈伸功用畢,莫將良器等忘筌。”
曾豐名句,題安子承讀易堂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