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入山房,石鏡炯當路

蘇軾宿臨安淨土寺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宿臨安淨土寺》

全文:
雞鳴發餘杭,到寺已亭午。
參禪固未暇,飽食良先務。
平生睡不足,急掃清風宇。
閉門群動息,香篆起煙縷。
覺來烹石泉,紫筍發輕乳。
晚涼沐浴罷,衰發稀可數。
浩歌出門去,暮色入村塢。
微月半隱山,圓荷爭瀉露。
相攜石橋上,夜與故人語。
明朝入山房,石鏡炯當路
昔照熊虎姿,今為猿鳥顧。
廢興何足吊,萬世一仰俯。

蘇軾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蘇軾明朝入山房,石鏡炯當路書法作品欣賞
明朝入山房,石鏡炯當路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明朝

〈方〉∶明天

入山

(1).進入山里。《史記·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歲時,家貧……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蘇軾 《與林天和長官》之二十:“知入山未還,即日想已還治。起居佳否?往來衝冒,然勝游計不為勞也。”《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又大興土木,作 昭明宮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隱居。《三國志·蜀志·先主傳》“遷 觀 為別駕從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袁暐 《獻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當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十四:“入山燒黃白,一旦化為灰。” 許傑 《<文藝批評與人生>自序》:“我既然還生活在人類社會裡,也並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石鏡

(1).如鏡的山石。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時異方貢玉人、石鏡,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謂之‘月鏡’。”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山東有石鏡,照水之所出。有一圓石,懸崖明浄,照見人形,晨光初散,則延曜入石,豪細必察,故名石鏡焉。”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攀崖照石鏡,牽葉入 松門 。” 唐 李白 《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詩:“ 松門 拂中道,石鏡迴清光。” 王琦 註:“﹝ 松門山 ﹞上有石鏡,光可照人。”《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髮跡》:“這 臨安里 中有座山,名 石鏡山 。山有圓石,其光如鏡,照見人影。 錢婆留 每日同眾小兒在山邊遊戲,石鏡中照見 錢婆留 頭帶冕旒,身穿蟒衣玉帶。”

(2).水母的別名。 唐 段公路 《北戶錄》卷一:“水母,《兼名苑》云:一名鮓,一名石鏡,南人治而食之。”

(3).凍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坤輿·冰》:“ 黎民表 詩:‘含風石鏡融。’按:石鏡,謂冰也。”

當路

(1) 路中間

他站在當路望了一會兒

(2) 掌握政權

奸臣當路

蘇軾名句,宿臨安淨土寺名句

詩詞推薦

明朝入山房,石鏡炯當路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