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印肅的《偈頌三十首》
全文:
顯老明禪,入理深淵。
文殊為體,妙用普賢。
鳳山得旨,妙契南源。
三株樹下,坐斷雲煙。
金剛作眼,鼻孔遼天。
言談諷詠,草木皆鮮。
欽風久矣,偶睹惠然。
如天甘露,沃我心田。
希有希有,世外金仙。
老婆心切,示我窺鞭。
自知本有,久被塵纏。
普光明殿,海印俱全。
彌勒閣中了,了了何言。
常在不欠,觸目無邊。
一毫頭上,妙絕偏圓。
含融法界,本體現前。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言談
談話;談論
言談大有緣。——《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諷詠
見“ 諷詠 ”。
亦作“ 諷詠 ”。諷誦吟詠。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聽誦詩書諷詠之音,不聽淫聲,不視邪色。” 明 海瑞 《訓諸子說》:“聖賢以識真誨人,其説備在方冊,踴躍於諷詠,而不能以自已。”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序:“所居東偏小室,設榻帷額中盡書 元亮先生 《飲酒詩》,朝夕諷詠,有會於心,爰用追和,以誌所懷。”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釋印肅名句,偈頌三十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