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敦煌曲子的《十二時·其八·詠史十二首》
全文:
日昳未。
荊軻報讎燕太子。
不殺秦王為仁義。
如今反作秦地鬼。
參考注釋
荊軻
(?—前 227年) 中國戰國末年刺客。衛國人。好讀書擊劍,結交名人。至燕國後,由田光介紹,被燕國太子丹拜為上卿。當時,秦軍來滅亡韓國,趙國兵臨燕國南境,燕太子丹十分恐懼,決定派他去秦國,以進獻燕國督亢(今河北涿縣、定興、新城、固安一帶)地圖和秦逃將樊於期人頭晉見秦王贏政。秦王命令在鹹陽舉行隆重接見儀式。獻圖時,圖窮而匕首見,他行刺秦王不中,被當場殺死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荊軻等待著另一個人,想要同他一起去。)——《戰國策·燕策》
至丹以 荊卿為計。(丹,指燕太子丹。荊卿為計,指太子丹密遣劍俠荊軻入秦,以獻燕國地圖為名,謀刺秦王一事。後因謀剌失敗,荊軻被殺。)—— 宋· 蘇洵《權書·六國論》
報讎
亦作“ 報仇 ”。採取行動打擊仇敵。《左傳·僖公十五年》:“必報讎,寧事戎狄。”《史記·刺客列傳》:“今 智伯 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 唐 高適 《邯鄲少年行》:“千場縱博家仍富,幾處報讎身不死。”《紅樓夢》第四六回:“這一輩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終久要報仇。” 老舍 《斷魂槍》:“到了客棧,他心中直跳,唯恐 沙老師 不在家,他急於報仇。”
太子
已確定繼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兒子
太子月恐懼。——《戰國策·燕策》
有以報太子。
荊軻知太子不忍。
請立太子為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敦煌曲子名句,十二時·其八·詠史十二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