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佚名的《段成式《酉陽雜俎》引古語》
全文:
三守庚申三屍伏,七守庚申七尺滅。
參考注釋
守庚申
信奉道教者每於庚申日通宵靜坐不眠,謂之守庚申。據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卷十載,凡庚申之日,屍鬼競亂,精神躁穢,夫妻不可同席及言語面會,當清齋不寢,屏除慾念,故云。又見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七守庚申三屍滅,三守庚申三屍伏。” 唐 程紫霄 《示守庚申眾》詩:“不守庚申亦不疑,此心常與道相依。” 宋 陸游 《春夕睡覺》詩:“積雨恐侵春甲子,昏燈懶守夜庚申。”
三屍
道家稱在人體內作祟的神有三,叫“三屍”或“三屍神”,每於庚申日向天帝呈奏人的過惡。《漢武帝內傳》:“三屍狡亂,玄白失時。”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三屍一日三朝:上屍 青姑 ,伐人眼;中屍 白姑 ,伐人五臟;下屍血姑,伐人胃命。”《金*瓶*梅詞話》第七五回:“這 春梅 不聽便罷,聽了三屍神暴跳,五臟氣沖天。” 清 西厓 《談徵·事部·三屍神》:“修真家言身中有三屍神,常以庚申日將本人罪過奏聞上帝,減其祿命。上屍名 彭倨 ,次名 彭質 ,下名 彭矯 。每遇庚申日,徹夜不臥,守之至曉,則三屍不得上奏。余想此身本空洞洞地,安得有三屍在內?蓋彭字之義,字書一訓作近,而倨傲之性,質見之性、矯戾之性,人人有之……其所謂守庚申者,正欲人斷除此三種性情,方可入道也。”
七尺
(1).古代指二十歲。《周禮·地官·鄉大夫》:“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賈公彥 疏:“七尺謂年二十知者,案《韓詩外傳》‘二十行役’,與此國中七尺同,則知七尺謂年二十。”
(2).指身軀。人身長約當古尺七尺,故稱。 南朝 梁 沉約 《齊太尉王儉碑銘》:“傾方寸以奉國,忘七尺以事君。” 唐 李頎 《古意》詩:“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清 孫枝蔚 《黃河舟中》詩:“七尺雖無用,臨深亦可驚。” 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雖愚,豈以七尺易一官。”
佚名名句,段成式《酉陽雜俎》引古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