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覺生寺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秋日覺生寺原文

夤緣瞻佛日,瀟灑值金行。

方丈香菸遞,高秋爽氣迎。

綠圍陰尚重,紅鎖卉爭榮。

水鏡宛呈照,華鐘不待鳴。

幾番留憩處,無那感傷情。

自信非圓覺,誰能更覺生。

詩詞問答

問:秋日覺生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秋日覺生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秋日覺生寺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

參考注釋

夤緣

本指攀附上升,後喻攀附權貴,向上巴結

喬松孤立,蘿蔦夤緣,柔附凌雲,豈曰能賢。——《舊唐書·令孤楚牛僧孺傳贊》

夤緣得官

佛日

對佛的敬稱。佛教認為佛之法力廣大,普濟眾生,如日之普照大地,故以日為喻。《觀無量壽經》:“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浄業處。”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佛日出世,同遣惑霜。” 唐 杜甫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詩:“老夫貪佛日,隨意宿僧房。” 明 唐順之 《登毗盧閣》詩:“窓邀佛日金人下,地逼宸居玉殿層。”

瀟灑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瀟灑)

畫法瀟灑

(2) 不拘謹的或無拘束的;不矯揉造作的

衣著瀟灑文雅

金行

(1).指古代五行學說中的“金”這一行。《後漢書·西羌傳》:“﹝ 西羌 ﹞性堅剛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氣焉。” 李賢 注引《黃帝素問》:“西方者,金之域,沙石之處,其人山居而多風,水土剛強。”《漢書·五行志中之上》“金寒玦離” 唐 顏師古 註:“冬主殺氣,金行在西,是謂之寒。”

(2).指 晉 朝。古代哲學家在五行學說中用五行相勝來比附王朝的興替。認為每一個朝代都代表五行中的一德(性質),循環往復,終而復始。因 晉 王朝以金德王,乃以之代指。《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自金行不競,天地板蕩,左帶沸脣,乘閒電發。” 李善 註:“金行,謂 晉 也。 乾寳 《搜神記》曰:‘ 程猗 《説石圖》曰:金者 晉 之行也。’”《北齊書·文宣帝紀》:“是故 漢劉 告否, 當塗 順民, 曹 歷不永,金行納禪,此皆重規襲矩,率由舊章者也。” 唐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金行 太元 歲,漁者偶探賾。”

(3).指秋。《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五效樂章十四》:“金行在節,素靈居正。氣肅霜嚴,林凋草勁。” 宋 沉遘 《五言次韻和景彝秋興》:“暑隨朝雨盡,涼入暮天多。已覺金行早,誰調玉燭和。”

舊時經營金銀業務的店鋪。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九章:“金錢略為三品:小者作十用,次者作百用,大者作千用。是時實名金行,不名銀行。”

方丈

(1) 佛寺或道觀中住持住的房間,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為一丈,故名

(2) 也指佛寺或道觀的住持

香菸

(1) 捲菸

(2) 燒香的煙霧

高秋

秋高氣爽的時節

高秋夜方靜,神居肅且深。——南朝齊· 謝脁《謝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水鏡

在一根鋼管中安放有一系列鏡片用以使人能看到水面下相當遠的物體的裝置

華鍾

見“ 華鐘 ”。

亦作“ 華鍾 ”。刻有文飾的鐘。《文選·班固<東都賦>》:“於是發鯨魚,鏗華鐘。” 李善 注引 薛綜 《西京賦》註:“海中有大魚曰鯨,海邊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鯨,鯨魚擊,蒲牢則大鳴。凡鐘欲令聲大者,故作蒲牢於上,所以撞之者為鯨魚。鐘有篆刻之文,故曰華也。”《後漢書·馬融傳》:“伐咎鼓,撞華鍾,獵徒縱,赴榛叢。”《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爾乃開南端之豁達,張筍虡之輪豳,華鐘杌其高懸,悍獸仡以儷陳。” 張銑 註:“華鐘,鐘有文飾也。”

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來,他就走了

無那

(1).無奈,無可奈何。 唐 杜甫 《奉寄高常侍》詩:“ 汶上 相逢年頗多,飛騰無那故人何!”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我這裡粉頸低垂,蛾眉頻蹙,芳心無那,俺可甚‘相見話偏多’?” 清 吳兆騫 《感懷詩呈家大人》:“獨憐積毀能銷骨,無那銜寃易斷腸。”

(2).猶無限;非常。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詞:“繡牀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對郎羞懶無那,靠人先要偎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霍女》:“﹝ 黃生 ﹞固卻之;女不去,應對間,嬈婉無那。”

傷情

(1) 傷勢

觀察傷情

(2) 傷感

自信

(1) 相信自己

他自信能把它做好

(2) 相信自己的

看起來他體格結實,而且自信

圓覺

佛教語。指佛家修成圓滿正果的靈覺之道。 南朝 梁元帝 《揚州梁安寺碑序》:“旃檀散馥,無復圓覺之風。” 宋 曾慥 《類說·佛書雜說·無漏法門》:“人弗為惡,通乎晝夜之道,而即所謂圓覺也。”《紅樓夢》第一二○回:“方知 石兄 下凡一次,磨出光明,修成圓覺,也可謂無復遺憾了!”

詩詞推薦

秋日覺生寺原文_秋日覺生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