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朝天宮再疊蘇軾韻》
全文:
眉山當日憶茹薇,建業登樓興早歸。
七字詎惟紓思作,千秋何獨和吟稀。
吾方夏諺懷游豫,那向陳編辨是非。
紙牒金刀卻鄰誕,略傷往事立斜暉。
參考注釋
方夏
指中國,華夏。與“四夷”相對。《書·武成》:“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後漢書·董卓傳贊》:“方夏崩沸,皇京煙埃。” 李賢 註:“方,四方;夏,華夏也。” 宋 秦觀 《代賀皇太妃受冊表》:“舉令典於宮闈,溢歡聲於方夏。”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方夏之族,自 科派利 考見石刻,訂其出於 加爾特亞 。”
游豫
(1).指帝王出巡。春巡為“游”,秋巡為“豫”。語本《孟子·梁惠王下》:“ 夏 諺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 漢 王粲 《羽獵賦》:“遵古道以游豫兮,昭勸助乎農圃。”《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适》:“凡天子饗會游豫,唯宰相及學士得從。”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國朝承 五代 荒殘之弊,事從簡略,每鳴鑾游豫,僅同藩鎮,而盡去戈戟旌旗之制。”
(2).遊樂。《文選·盧諶<贈崔溫>詩》:“逍遙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李善 注引 曹植 《蟬賦》:“始游豫乎芳林。” 清 曹寅 《觀打魚歌》:“漫夸游豫逐時閒,苦似爬搔除背癢。”
亦作“ 游預 ”。1.猶遊樂。語出《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 趙岐 註:“豫亦游也。” 三國 魏 曹植 《蟬賦》:“在盛陽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日四十韻》:“ 仙亭 日登眺, 虎丘 時游預。” 元 圓至 《次韻陪星子胡主簿游報先寺》:“良時一游豫,能不念民疾。” 清 顧炎武 《杭州》詩:“兩國罷干戈,君臣日游豫。”
(2).猶豫,遲疑不決。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臨觀異同,心意懷游豫,不知當復何從。”《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即欲向前從乞食,心意懷疑生游豫。”
陳編
指古籍、古書。 唐 韓愈 《進學解》:“踵常途之促促,窺陳編以盜竊。” 明 袁宏道 《募建青門庵疏》:“青衿之士,口者什六,身者什三,唯一二老儒守陳編久者不復信,世雅不重之,故不勝也。” 清 黃遵憲 《感懷》詩:“當世得失林,未可稽陳編。” 李大釗 《史觀》:“吾茲之所謂歷史,非指過去的陳編而言。”
是非
(1) 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是非問題
(2) 口舌;糾紛
搬弄是非
(3) 評論;褒貶
不屑隨人是非
乾隆名句,朝天宮再疊蘇軾韻名句
名句推薦
喚回二百年前夢,索飲西風一醉餘
孫唐卿《榴皮題壁》
詩詞推薦
![吾方夏諺懷游豫,那向陳編辨是非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