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送張屯田歸洛歌》
全文:
昔年洛浦見花落,曾作悲歌歌落花。
愁來欲遣何可柰,時向金河尋杜家。
杜家花雖非絕品,猶可開顏為之飲。
少年意氣易成懽,醉不還家伴花寢。
一來京國兩傷春,憔悴窮愁九陌塵。
紅房紫莟處處有,騎馬欲尋無故人。
黃河三月入隋河,河水多時悵望多。
為憐此水來何處,中有伊流與洛波。
忽聞君至自西京,洗眼相看眼暫明。
心衰面老畏人問,驚我瘦骨清如冰。
今年七月妹喪夫,稚兒孀女啼呱呱。
季秋九月予喪婦,十月厭厭成病軀。
端居移病新城下,日不出門無過者。
獨行時欲強高歌,一曲未終雙涕灑。
可憐明月與春風,歲歲年年事不同。
暫別已嗟非舊態,再來應是作衰翁。
感時惜別情無已,無酒送君空有淚。
西歸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今若此。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中有
即中陰。《俱舍論·分別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大乘義章》卷八:“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四講:“ 犢子 主張有‘中有’(‘生有’與‘死有’之間的狀態),此論也有‘中間涅槃’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詳“ 中陰 ”。
歐陽修名句,送張屯田歸洛歌名句